Page 114 - 《社会》2020年第2期
P. 114
生命与伦理 : 齐美尔生命哲学基础上的个体法则
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上述传统 , 有些类似路易 · 迪蒙所谓传统整
体主义社会之下的出世个体 , 既超越整体社会又顺从整体社会 。 当货
币摆脱了最初的个体需求自成一体 , 成为一个命运一般巍然屹立于个
体面前的客观系统时 , 它就像传统的整体社会一样面对着个体 , 只不
过货币体系给了个体以最少人格投入其中的机会 , 个体能够最彻底地
返回自身 。“ 德国人只为自己歌唱 , 从内在的情绪出发唱歌 , 不管是高
兴还是忧伤 , 或者仅仅是想要表达 ”( 犛犻犿犿犲犾 , 2005 : 62 ), 他们不会以观
众为取向展示与他人共享的普遍性和类型 , 他们的个性在成熟之际会
彻底地退出世界 、 回归自身 。 然而此前 , 他们仍然从外部世界和他人那
里汲取养分 , 只是在这一过程中 ,“ 个体的生命完全由他们自己的中心
决定 ( 狋犺犲犻狉狅狑狀犮犲狀狋犲狉 )”( 犛犻犿犿犲犾 , 2005 : 43 )。 生命总是深陷于个体之
内 , 不会 “ 将它的中心给予它自身之外的另一个统一体 ”( 犛犻犿犿犲犾 ,
2005 : 44 )。 即使个体之间可以形成共同氛围 , 这种共同氛围的根基也
在于个性 , 不是大海上涌起了一朵浪花或通过一朵浪花认识整个大海 ,
而是一股溪流汇入了江海 。
卢卡奇在 《 理性的毁灭 》 一书中宣称齐美尔是彻底的主观主义者 ,
“ 对于西美尔来说 , 客观实在的外在世界已经根本不再是问题了 ”( 卢卡
奇 , 2005 : 275 )。 9 他指出 , 齐美尔对现代社会基本症候的诊断 ——— 文化
悲剧论 ——— 是将现实问题普遍化以抽离其经济社会基础 , 而齐美尔对
货币积极作用的强调则显示出他的思想是 “ 帝国主义时代靠利息吃饭
的寄生虫的哲学 ”( 卢卡奇 , 2005 : 285 )。 继而 , 卢卡奇认为齐美尔把个
体生命看成主体与客体 、 个人与宇宙的交汇点 , 把艺术 、 宗教 、 科学等不
同领域看成从主观生命生发的不同形式范畴对世界内容的形塑 , 这种
做法以一种虚假的客观性将主观化进行得更为彻底 ; 齐美尔在个性中
寻求伦理规范的个体法则会导致极端的相对主义 , 文化悲剧最终在绝
对生命中的和解又会使人在相对主义的虚无自我中心安理得 ( 卢卡奇 ,
2005 : 288 )。
尽管卢卡奇作为齐美尔曾经的追随者对其思想的核心线索把握得
比较准确 , 既看到了齐美尔由文化冲突到文化和谐的转折 , 也觉察到个
9. 关于卢卡奇对齐美尔的批判 , 陈戎女和王利平都有提及 ( 参见陈戎女 , 2006 : 25-33 ; 王利
平 、 陈嘉涛 , 2018 )。
7
1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