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201903
P. 200

主观变量解释主观变量:方法论辨析


   据的处理,其中一个侧重于对未知潜在心理特质的直接测量,另一个则
   强调数据收集后的统计处理。

       三、基于变量测量的策略

      由于“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中最主要的方法论局限是存在潜
   在的心理特质来混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么,从变量测量和
   统计控制的角度来说,一个最为直观的解决办法便是直接测量这一心
   理特质,然后将测量变量进行控制处理( 犚狅狊犲狀犫犪狌犿 , 2002 )。当然,这
   里的处理方式有很多,例如,作为回归模型的控制变量,可以将其作为
   为主轴进行细分( 狊狌犫犮犾犪狊狊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 )。 6 然而,心理特质的测量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由于其复杂性和多维度性,研究者有可能需要采用量表或
   多次重复测试的手段来多角度衡量潜在的心理因素,然后利用降维技
   术(例如,主成分分析)将其综合为一个可以直接使用的个体层次上的
   变量( 犎狌 , 2018 )。这一应对策略可以用图 4 表示。其中,针对潜在的
   心理特质,我们采用多个测量(测量 1 到测量 狀 ),然后利用降维的分析
   手段,将它们汇总为一个可以控制起来的变量。由此,自变量和因变量
   的净相关关系( 狀犲狋犮狅狉狉犲犾犪狋犻狅狀 )便能够估计出来了。 7























                        图 4 :基于测量的应对策略

   6. 一个替代方案是用心理特质测量来预测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观察残差之间的关系。
   7. 所谓净相关,是指在控制了汇总的心理特质测量后,两个主观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1 9 3 ·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