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201902
P. 197

社会· 2019 · 2

   族主义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要以历史作为合法性根据”。从这个意义
   上讲,“民族主义”与“历史书写”具有某种天然的亲缘关系。“历史书
   写”的对象尽管是过去(甚至可能是非常遥远的过去)发生的事,但其目
   标却在于重塑当代人的“历史意识”,而这种全新的“历史意识”正是“民

   族—国家”建设( 狀犪狋犻狅狀犫狌犻犾犱犻狀 犵   )的重中之重。
       对传统的“多民族帝国”而言,向“民族—国家”体制的转型所带来的挑
   战是巨大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犅犲狀犲犱犻犮狋犃狀犱犲狉狊狅狀 )将之比喻为“把民
   族那既短又紧的皮肤撑大到足以覆盖帝国庞大的身躯”(安德森, 2005 : 83 )。
   为应对这一挑战,除了在政治、文化领域的“一体化”改革外,对疆域内多元
   人群间的历史关系进行重新阐释与定位,使之与以“领土”边界来框定的
   “国家”相契合,就成为这一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展开讨论的:将不同时期、不同语言的历史
   文献中对“文成公主”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与叙事策略作为个案,探究
   在“帝国”与“民族—国家”两种体制下的“民族史书写”范式及其在构建
   “多民族中国”之“秩序”中的意义。本文将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
   梳理自 7 世纪至 20 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所呈现的三种不同
   的“文成公主”形象(分别来自唐宋之际的汉文正史、 10 世纪以降的藏
   文史籍和 20 世纪上半期的汉文历史著作);其次,对这三种历史叙事所
   依存的历史观、所反映的政治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最后,本文的理论旨
   趣将落脚于对近代以来在“进步史观”指导下的“民族史书写”范式的反
   思,并对现代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民族—国家”的结构性困境予以
   理论探讨。

       二、“文成公主”的两种“古代”形象

       在汉、藏文的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文成公主”及其入蕃一事的记
   载,但两种文字所呈现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却迥然有异。
       (一)面目模糊的“和蕃公主”———汉文文献中的“文成公主”
       在古代汉文文献中,关于“文成公主和蕃”的记载主要保存于记录唐
   代政事的诸史籍中,包括《通典》、《唐会要》、两部《唐书》、《太平御览》、《册
   府元龟》和《资治通鉴》等,这些史籍对相关事件的记述高度一致。
       以《旧唐书·吐蕃传》为例,关于“文成公主和蕃”一事的核心记述
   仅二百余字:

    · 1 9 0 ·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