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201902
P. 12

黄仁宇悖论与帝国逻辑


   中、下三个层次整合而成的。社会上层是以王权为中心的大一统官僚
   机构,中层是士族缙绅对地方和农村事务的管理,下层是宗法家族组
   织。中国传统社会最不可思议之处在于:不仅这三种形态完全不同的
   社会组织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保持着罕见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这三层
   次大致能够实现良好整合。正是因为它们间的互相整合,中国才能成
   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存在了两千年之久的大一统帝国”(金观涛、刘
   青峰, 2011犪 : 7 )。不难看出,金刘的研究更多地强调了黄仁宇悖论中的
   “稳定性”这一方面。
       阎步克( 1996 )追溯了上古时期士大夫形态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和渊源,特别是礼治与法治、儒与吏既竞争又交融的过程,其中礼治成
   为国家秩序的基础所在。阎步克提出,礼治有着独特的政治文化形态,
   一方面,“礼从俗”,与乡村社会习俗相关联;另一方面,“‘礼’显示出无
   所不包的性质,统摄了社会各个领域,从法度政制直到冠、婚、丧、祭之
   民间礼俗,大抵都被纳入了‘礼’中”(阎步克, 1996 : 467 )。“今人所谓政
   制系统、亲缘系统和文教系统,在‘礼治’中以一种颇为精致的形态互相
   混溶,互相渗 透 起 来,并 且 取 得 了 一 种 ‘泛 化’或 ‘拟 化’的 相 互 关 系
   ……”(阎步克, 1996 : 469 )。对此,瞿同祖( 2003 ,第六章)也有精到的分析。
       在帝国一体化体制中,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核心角色,在整合帝国各
   层次、维系帝国秩序等诸多方面起到了须臾不可或缺的作用。阎步克
   注意到,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内部分化发展,另一方面士大
   夫集官员、文人于一身,因此政教合一,与意识形态密切结合,扮演了社
   会整合的角色(阎步克, 1996 : 9 )。礼治的核心为尊尊、亲亲、贤贤。而
   这三者以政统、亲统、道统形式投影在士大夫身上而重叠交融,即士大
   夫身上兼有君道、父道和师道,从而整合了政治系统、文化系统、亲情系
   统。“我们将把士大夫政治的精义,表述为上述三‘统’的三位一体、三
   ‘道’的相异相维;而士大夫角色之功能弥散性质,则源于他们是‘尊’
   者、‘亲’者、‘贤’者或所谓‘君、亲、师’的精致融合物”(阎步克, 1996 :
   22 ),由此成为“礼治”政治文化模式的支柱,提供了整合政治、亲情、文
   化三大系统的基础,即“礼治”。
       上述研究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中古以来士大夫再生产的制度安
   排,即中华帝国的科举制度。有关科举制度及其意义,学界已积累了汗
   牛充栋的研究成果,从大的脉络来看,关于其意义的评估颇为一致。在

                                                            · 5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