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68

“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


   还处处可见。许多单位是有级别的,级别越高,控制资源的能力往往越
   强,所以,迄今为止,大学毕业生还是对那些国有的大单位趋之若鹜。
   这些大单位控制资源或垄断资源的能力强大,所以,就业于这些大单位
   的职工自然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尽管这些单位名义上是全民所有,
   但单位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体育、休闲、教育、医疗、养老等,非本单位
   成员是一律被排斥在外的。单位控制资源在本质上反映了不同利益群
   体对于社会资源的控制与配置,这显然不是公平公正的资源配置方式,
   广大老百姓对此颇有非议。其他的影响或约束还有不少,比如传统文
   化的约束等。
       第六是老百姓的博弈。在强大的管理机制和强大的市场机制面
   前,老百姓个体的力量本是很弱小的,但中国人口近 14 亿,个体累积起
   来的力量也不可忽视。每当资源配置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尤其是
   那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根基相关联的问题时,比如,征地、拆迁、补偿
   款、住房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拖欠工薪、劳资冲突等,全国各地就会频
   频发生“群体性事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社会蓝皮书的
   数据,中国大陆地区每年发生的群体事件达数万,甚至十余万起。 14 老
   百姓的抗争往往会引发政府的高度关注,于是,开发商、征地者、工程
   方、雇主方也常常做出让步,老百姓就在资源配置中也争得了一些利
   益,当然,付出 的 代 价 也 是 十 分惨 痛的,这 种博 弈常常 突 破 了 法 律 的
   框架。

       三、怎样从调整资源配置方式方面做出努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笔者以为,主
   要矛盾与社会分层的资源如何配置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本文最后一
   部分就试着谈几点,怎样从改革完善和调整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方面
   做出努力,旨在为解决主要矛盾作出贡献。笔者认为以下五方面都非
   常重要。
       第一,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体制机制的建设。工业革命以来造成
   的资源配置的极大变迁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激化是世界各国,包括发


   14. 陆学艺、李培林 .2012. 社会蓝皮书: 2013 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犕 ] . 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 13.
                                                           · 6 1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