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158

个体的自我保存与社会学的现代道德人格属性:《自杀论》中的双重结构


   会学自身的生命力,因为这种状态的极致就是以规范之名义的失范。
   这种社会学状态正是现代社会的映射。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曾
   经就分工的失范状态进行了丰富的讨论。这一讨论也涉及科学的问
   题。失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涂尔干这里是由分工带来的。在方法论
   的意义上,科学的分工亦即专业化越发达,科学越被分割成为各种“狭
   窄的研究领域,彼此毫无联系,已经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涂尔干,
   2000 : 317 )。然而,这种情况的发展将会导致科学家只专心于学科本身
   的发展,而遗忘了学科的意义:“每一种专门科学都会具有一种绝对价
   值,每个科学家也会致力于专门学科的研究,根本不考虑它服务于什么
   目的,发展到什么方向的问题”(涂尔干, 2000 : 317 )。具体到社会学内
   部,这种无限细化的科学分工对于各种细分领域内部的社会事实的无
   限渴求,显然会导致对于学科原初整体意义的“遗忘”。涂尔干( 2000 :
   324 )明确地说,伴随着科学分工的日益发展,科学的集体意识就会“日
   趋衰落”。在道德科学的领域中尤其如此,因为在这里,各种科学遵循
   着各自的方法论规则所确立的内在秩序,“好像他们所研究的各类事实
   属于许多独立的世界似的”(涂尔干, 2000 : 326-327 )。不过,在现实中
   的事实却 普 遍 存 在 联 系,“相 关 的 学 科 也 同 样 如 此”(涂 尔 干, 2000 :
   328 )。对于涂尔干来说,这种过于专业化、只顾寻求事实而失去了团结
   的状态也是失范状态。
       这种“事实宗教”( 狋犺犲犮狌犾狋狅犳狋狉狌狋犺 ),即对于事实的无限激情与渴
   求,与无限 症 有 内 在 的 一 致 性,并 在 最 终 会 导 向 在 科 学 方 面 的 失 范
      狊狋狉狅狏犻犮 ,
   ( 犕犲 ˇ ' 1988 : 82 ),因为这种对于事实的获取是没有尽头的,最终
   成为一种无限循环。而这种在智识方面的失范( 犻狀狋犲犾犾犲犮狋狌犪犾犪狀狅犿犻犲 )是
                                        狊狋狉狅狏犻犮 ,
   可以带来像自杀这样的病理性后果的( 犕犲 ˇ ' 1988 : 84 )。具体到
   社会学而言,这种自杀指的当然是这门学科失去生命力———枯萎凋零
   的不仅仅是想象力。通过对于《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的阅读,梅施
   特洛维奇( 犕犲 ˇ ' 1988 : 86-88 )发现其对于科学和社会事实的界
               狊狋狉狅狏犻犮 ,
   定的共同之处在于对意志的限制和约束。这一阅读表明,方法固然可
   以用来限制激情,但我们也要限制方法本身的激情。
       五、结语


       《自杀论》英译本的扉页上的题记写道:“献给那些与涂尔干同样,

                                                          · 1 5 1 ·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