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101

社会· 2018 · 6

   个人化。齐美尔的研究者用“印象派”来形容他片段的而非体系的写
   作。 1 齐美尔的思想不断被引入讨论和印证现代社会片段式的、破碎的
   生命感觉。 2 精神性的个体———如同“陌生人”一样———寄居在其无从
   把握的、由分工支配的现代社会系统之中,他只是功能性地参与其中,
   或是诗意地旁观(王利平, 2002 : 398-422 )。 3 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文
   化世界 之 间 的 无 法 调 和,是 现 代 文 化 最 根 本 的 冲 突 所 在 ( 犛犻犿犿犲犾 ,
   1968 )。而主观的精神世界裂变为审美的、宗教的、科学的等等各种视
   角,每个视角都有其意义,然而每个视角都缺乏某种绝对价值。批评者
   往往因此认为,齐美尔的研究不乏发人深省的灵感,然而缺乏一个中
   心,因为他没有能力做出终极的价值选择。如同印象派的画一样,齐美
   尔的思想永远像是未完成的过渡状态。 4 齐美尔的思想是否真的过于
   主观化而缺乏对终极价值的探索?这正是本文欲通过对其个性观的讨
   论试图回答的问题。齐美尔认为,个性问题是理解现代社会处境的一
   个最重要的切入点。这里所说的现代社会,严格来说是十九世纪浪漫
   主义兴起之后的西方社会,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分工体系高度成熟的阶
   段。它是民主的社会,也是诞生原子式的个体主义的温床。个性代表
   了从内在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它试图在扁平化的原子个体中创造出
   深度。
       齐美尔对个性的考察贯穿在他各时期的著作之中。个性是一个历


   1. 将齐美尔的社会研究纳入任何一个学派都不是一件易事,因为齐美尔向读者呈现的是“一
   个又一个对 于 个 别 的 社 会 关 系 的 印 象”,而 他 本 人 亦 与 研 究 对 象 保 持 着 一 种 美 学 距 离
   ( 犪犲狊狋犺犲狋犻犮犱犻狊狋犪狀犮犲 ),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一般( 犉狉犻狊犫 狔 , 1992 : 1-33 )。
   2. 不同的研究都提及到,齐美尔的社会学观点或多或少地建基于其自身的美学取向,而且齐
   美尔本身亦指出,短暂而碎片化的社会交流必然是现代社会的特征,这同时反映其将社会研
   究美学化( 犪犲狊狋犺犲狋犻犮犻狕犪狋犻狅狀 )的意图。因此,若以美学视角来理解齐美尔,反而能得出一个完整
   的图景。齐美尔的学生萨尔兹提及了齐美尔认为社会本身就如一件艺术品,处于一个非时间
   性的空间活动,凭着去人格的劳动来运作,以及寻求统一的渴望( 犉狉犻狊犫 狔 , 1992 : 1-33 ; 犇犪狏犻狊 ,
   1968 : 320-329 ; 犃狓犲犾狉狅犱 , 1977 : 185-196 )。
   3. 莱文也提醒我们,陌生人有别于“边缘人( 犿犪狉 犵 犻狀犪犾犿犪狀 )”或“新生( 狀犲狑犾 狔犪狉狉犻狏犲犱犿犪狀 )”,因
   为陌生人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其中暗示了一种与社会既远又近的成员
   制( 犔犲狏犻狀犲 , 1977 : 15-29 )。
   4. 这段评论出自卢卡奇于 1918 年发表在匈牙利报纸 犘犲狊狋犲狉犔犾狅 狔 犱 上的文章。收入于 犌犲狅狉 犵
   犛犻犿犿犲犾 : 犆狉犻狋犻犮犪犾犃狊狊犲狊狊犿犲狀狋 , 狏狅犾.1 , 98-102 。在这篇文章中,卢卡奇为齐美尔的印象派风
   格做了有力的辩护,认为它并不指向相对主义,因为齐美尔抓住的片段体验,最终指向的都是
   生命本身。所以齐美尔在独特个体身上看到的品质是特殊的,但又是某种绝对和永恒的。

    · 9 4 ·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