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社会》 2018年第4期
P. 109
社会· 2018 · 4
治疗与社会变革的争议。具体而言,这种争议由专业的两大源头开创,
即 1869 年的 “慈善 组 织 会 社”( 犆犺犪狉犻狋 狔犗狉 犵 犪狀犻狕犪狋犻狅狀犛狅犮犻犲狋 狔 犆犗犛 )和
,
1884 年的“睦 邻 友 好 运 动”( 犛犲狋狋犾犲犿犲狀狋犎狅狌狊犲犕狅狏犲犿犲狀狋 , 犛犎犕 )。其
中, 犆犗犛 认为案主的问题源于个人,故而社会工作应注重个人的改变;
犛犎犕 则认为个人的问题与其身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社会工作应着
重于环境的改造(阮曾媛琪, 2000 : 116 )。于是, 犆犗犛 成为个案工作和个
人治疗的渊源, 犛犎犕 则是社区工作和社会变革的源头。
同时,这 种 争 议 在 社 会 工 作 几 位 先 驱 者 那 里 表 现 得 特 别 突 出。
1900 年,美国教育家帕滕( 犛犻犿狅狀犖.犘犪狋狋犲狀 )最先将这一新兴专业命名
为“ 狊狅犮犻犪犾狑狅狉犽 ”。当时他认为,社会工作的焦点应定位于社会倡导和
社会运动( 犉狉犲狀犮犺 , 1970 : 893 )。 1910 年之后,帕滕的观点遭到 犆犗犛 代
表人物瑞奇蒙( 犕犪狉 狔犚犻犮犺犿狅狀犱 )的猛烈批判,并由此引发一场大争论。
参与 犛犎犕 及 主 张 社 会 改 革 的 人,如 帕 金 斯 ( 犉狉犪狀犮犲狊犘犲狉犽犻狀狊 )、戴 文
( 犈犱狑犪狉犱犜.犇犲狏犻狀犲 )等,都支持帕滕的观点,主张社会工作应该关注社
会变革;而 犆犗犛 则是瑞奇蒙的拥护者,强调运用个人化的方法来解决
贫困问题( 犉狉犲狀犮犺 , 1970 : 893 )。到了 1920 年,帕滕和瑞奇蒙长达十年
的争论 尚 未 结 束,又 爆 发 了 瑞 奇 蒙 和 犛犎犕 领 导 者 亚 当 斯 ( 犑犪狀犲
犃犱犱犪犿狊 )之间的争论,她们彼此批判对方的助人理念,瑞奇蒙以个人主
义理念为基础,将贫困的原因归咎于个人,亚当斯则以实用主义理念为
指导,把贫困归因于外部环境(朴炳铉, 2012 : 93 )。
由此可见,在社会工作发端之时,个人治疗与社会变革的争议就已
出现,并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中持续存在,成为名副其实的
“百年争论”( 犎犪 狔 狀犲狊 , 1998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个案工作演变为
更加微观技术取向的临床社会工作,社会变革则演化为宏观批判导向
的激 进 社 会 工 作。 1988 年,“美 国 社 会 工 作 者 协 会 ”( 犖犪狋犻狅狀犪犾
犃狊狊狅犮犻犪狋犻狅狀狅犳犛狅犮犻犪犾犠狅狉犽犲狉狊 , 犖犃犛犠 )出版的期刊《社会工作》( 犛狅犮犻犪犾
犠狅狉犽 )第 43 卷第 6 期以“一百周年专辑”为题,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在过
去、现在及未来的重大议题,其中多篇文章集中讨论社会工作应该侧重
于“个人治疗”还是“社会变革”(陈更新, 2004 : 297-298 )。
(二)个人治疗与社会变革:社会工作的双重使命
虽然个人治疗与社会变革的争论在专业界持续不断,但这并不意
味着二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事实上,大多数社会工作者认为,应该兼
· 1 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