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199

社会· 2018 · 1

   基础的稳定程度、第三方势力的支持、政治精英的内部分化五个维度;
   麦克亚当等学者( 犕犮犃犱犪犿 , 犲狋犪犾. , 1996 : 1-20 )将政治机会界定为开
   放或封闭、政治体制的稳定性、运动从精英中获得盟友的可能性以及国
   家整合社会运动的能力与倾向四个方面的要素。迈耶( 犕犲 狔 犲狉 , 2004 )
   将政治机会变量分为 9 种; 2 甘姆森和迈耶( 犌犪犿狊狅狀犪狀犱犕犲 狔 犲狉 , 1996 )
   甚至通过制度与文化、稳定与易变两个维度识别出 31 类政治机会结
   构。一些国内学者也对政治机会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和概括。 3 由此可
   见,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呈现包罗万象的特征,似乎只要有助于解释社会
   抗争,任何与政治有关的因素都可以被吸纳进来。由于不能证伪,这种
   泛化和主 观 化 的 政 治 机 会 结 构 理 论 在 科 学 上 的 意 义 不 大 (赵 鼎 新,
   2006 : 201 ;冯仕政, 2013 : 169 )。因此,本文将借鉴蒂利( 2012 )和赵鼎新
   ( 2016 )对宏观政治要素的核心定义,重点考察政体类型对个体抗争倾
   向的影响。 4
       传统的“解压阀”理论认为,民主国家最不容易出现革命,因为选举
   是阶级意识的坟墓,也是革命运动的坟墓( 犌狅犾犱狊狋狅狀犲 , 2001 )。相反,威
   权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压制、对媒体信息的控制以及对民众实施的镇压
   和威胁,都更容易引发社会抗争。一方面,由于国家的压制导致抗争主
   体利益和身份的同质化,便于形成凝聚力;另一方面,威权国家的合法
   性建立在政绩表现上,加上国家对权力的垄断使社会的任何不满都倾
   向于指向国家(赵鼎新, 2006 : 114 )。也有学者认为,威权政体相对封
   闭,更多行为体被排除在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之外,这些行为体倾向

   2. 迈耶概括的 9 种政治机会包括:以往社会运动所遗留的组织;政党的开放性和意识形态立
   场;公共政策的变化;国际联盟及其对国家政策的限制;国家的能力;政府管辖的地理范围及
   镇压能力;对立社会运动的活动;潜在积极分子对政治机会的看法;情感关系对社会运动的
   影响。
   3. 例如,王崇( 2016 )将政治结构要素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政治体制的性质(民主/威权),
   二是国家能力,三是国家自主性。黄冬娅( 2011 )将政治要素概念化为三个层次,一是稳定的
   政治结构(包括国家性质、国家创建、政治制度),二是稳定的政治环境(包括国家渗透力、战略
   和策略),三是变动的政治背景(包括政体的开放、政治联盟的稳定性、政治支持存在与否、政
   治精英的分裂和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
   4. 蒂利关注不同的政权类型与不同的抗争政治存在何种相互影响,根据政府权能和民主程
   度两个维度,他将政权类型分为四类。赵鼎新认为应该从国家以及“国家—社会”关系的角度
   来研究社会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不应该把国家政治结构化约为政治机会,而国家性质中最重
   要的部分就是政体的性质(如民主、极权、后极权、威权、寡头、君主立宪等),这应该是政治过
   程理论的核心,但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 1 9 2 ·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