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195
社会· 2018 · 1
命等多种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西方社会科学界围绕抗争行为产生了大量
知识成果。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运动的频繁发生,以
抗争为主题的研究呈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为了解释抗争发生的原因和
发展规律,学界提出了多种研究路径,包括欧洲的“新社会运动”研究和
以集体行为理论、资源动员理论、政治过程理论、框架建构理论为代表
的美国社会运动研究(冯仕政, 2013 )。
纵观西方的社会运动理论,其对抗争的解释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
一是微观层面的行动主义解释,关注个人、社会组织等“能动主体”的抗
争心理及活动;二是宏观层面的结构主义解释,强调政治制度、社会结
构、政治文化和国际环境等“背景变量”对抗争的形塑作用( 犕犮犃犱犪犿 ,
犲狋犪犾. , 1996 )。时至今日,主流理论在对抗争的整体性解释方面基本
达成了共识,认为抗争的发生和发展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演变过程,同
时存在从微观到宏观的反馈。然而,真正将“宏观—微观”“国家—个
人”“行动—结构”贯通起来的研究屈指可数,其中实证研究尤其是量化
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此外,现有研究多从单一地区或具体国家入手,得
出的往往是基于特定地区的特殊经验,而很难呈现一般性的规律和理
论的全图景。
为此,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所涉及的 53 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
数据开展实证比较研究。基于宏观层次的因素与个体层次的因素相结
合的整合性分析框架,本文将分析不同政体类型下个体的政治信任以
及社会网络对抗争倾向的影响,并重点分析政体类型与个体因素的交
互作用。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微观层面:个体因素
从学术传统来看,对社会抗争行为背后个体因素的重视可以追溯
至早期的集体行为理论。在 1895 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一书中,法国社会学家勒庞( 犔犲犅狅狀 , 1897 )提出了著名的“心智归一法
则”( 狋犺犲犾犪狑狅犳犿犲狀狋犪犾狌狀犻狋 狔 ),指出随着聚众规模的增大,个体之间的
相互影响和感染会导致思维和行为的非理性,进而导致激进的抗争和
暴乱行为。与之类似,布鲁默( 犅犾狌犿犲狉 , 1969 )认为集体行为发生的起
· 1 8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