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社会》2017年第5期
P. 82

构造组织观念


           (我)自己感到缺点太多,思想单纯薄弱。有些缺点自己
       也想很快改正,但是改的过程很慢……总是思想变化赶不上
       形势的发展,……我感到惭愧,内心空许(虚),但愿的一个目
       标,(就是)争取早日加入到组织中去,这是自己已定的前进方
       向。(但是)如何在改正的道路上更快呢?如何能更快改正自
       己的缺点呢?这两个问题,是在我思想中经常考虑的问题,希
       望组织能对我进行帮助。
       这里显然,当事人与组织的价值共鸣不是来自纯粹的个人选择,而
   是组织环境和个人关切互动的结果,否则无法解释大量干部表现出的
   行为类似现象,这意味着组织环境对于群体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回
   应前面提出的理论问题:有哪些环境因素,可能重新构建人们的利害关
   切,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我们可以说,人与组织的关联甚为关键。无
   论组织有多大的权力,如果它没有和人们的实际关切发生关联,就无法
   发挥强大影响。 20 世纪 50 年代的历史文献显示,干部与组织的关联
   一旦建立,改变行为标准的组织力量就趋于增强,面对组织环境提供的
   选择,人们会趋利避害做出适应性调整。这种机制可以总结为,通过组
   织化安排和推动,“生产”组织观念和选择性压力,促进个人和组织间的
   意会,让组织制定的“道理”变成个人承认的“道理”。
       阅读干部书面个人总结及思想检查文本,我们可以发现,书写分明
   有着明确的组织要求和标准。它们看上去是个人书写,但由于具有人
   事评估、跨职业、跨身份、格式性、有反馈、有流程、以及记入个人档案等
   特点,需要被识别成一种广泛的组织活动,而非个人或私人活动。运用
   “组织化权力” 1 是一种国家拥有的制度权力。在中国社会,通过组织
   活动建立统一价值体系的尝试,曾经在延安时期运用过,但当时仅局限
   于局部的群体,尚未成为全面系统的执政治理程序。延续并扩展这一
   方法,而后全面将此制度化的奠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完成,直至今天,
   它们仍然广泛运用于各种正式组织中。
       与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纪律相比较,上述做法也具有相似特点。
   比如,之前的同学会有组织纪律要求,所有会员每年至少向学会汇报一


   1.犗狉 犵 犪狀犻狕犪狋犻狅狀犪犾犘狅狑犲狉狅犳犐狀犮狌犿犫犲狀狋狊 由 犛狋犲狏犲狀 犔犲狏犻狋狊犽 狔 和 犔狌犮犪狀 犃.犠犪 狔 提 出,参 见
   犔犲狏犻狋狊犽 狔犪狀犱犠犪 狔 ( 2010 )。

                                                           · 7 5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