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社会》2017年第5期
P. 166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发现
表 5 :四类学生在校期间社会活动和非认知能力差异的估计结果
(二分类 犔狅 犵 犻狋 和 犗犔犛 模型)
模型 1 ( 犾狅 犵 犻狋 ) 模型 2 ( 犾狅 犵 犻狋 ) 模型 3 ( 犾狅 犵 犻狋 ) 模型 4 ( 犗犔犛 ) 模型 5 ( 犗犔犛 )
是否入党 打算入党 是否学生干部 自我效能感 自尊感
优秀统招生 -0.263 0.348 -0.261 0.216 -0.706
( 0.165 ) ( 0.201 ) ( 0.180 ) ( 0.383 ) ( 0.510 )
破格录取生 0.047 0.157 0.074 1.298 0.307
( 0.249 ) ( 0.293 ) ( 0.278 ) ( 0.573 ) ( 0.763 )
掐尖录取生 -0.286 0.847 -0.428 -0.088 -0.508
( 0.324 ) ( 0.383 ) ( 0.335 ) ( 0.716 ) ( 0.953 )
父母受过大学教育 -0.124 0.321 0.216 0.871 1.206
( 0.172 ) ( 0.208 ) ( 0.188 ) ( 0.398 ) ( 0.531 )
父母为干部 0.016 0.058 0.382 0.187 1.138
( 0.196 ) ( 0.234 ) ( 0.219 ) ( 0.449 ) ( 0.598 )
家庭收入 -0.169 0.003 -0.045 0.400 0.142
( 0.084 ) ( 0.099 ) ( 0.090 ) ( 0.191 ) ( 0.254 )
父母为非农户籍 0.228 0.327 0.099 -0.941 0.041
( 0.206 ) ( 0.252 ) ( 0.225 ) ( 0.478 ) ( 0.636 )
男性 -0.210 0.393 -0.226 1.003 -0.055
( 0.157 ) ( 0.192 ) ( 0.171 ) ( 0.362 ) ( 0.482 )
汉族 0.011 0.053 -0.218 -0.753 -0.439
( 0.273 ) ( 0.326 ) ( 0.295 ) ( 0.635 ) ( 0.846 )
2008 年入学 -0.114 -1.005 0.086 -1.284 -0.842
( 0.146 ) ( 0.180 ) ( 0.159 ) ( 0.337 ) ( 0.448 )
常数项 2.137 -1.039 -0.264 24.955 38.164
( 1.118 ) ( 1.376 ) ( 1.179 ) ( 2.485 ) ( 3.310 )
省份固定效应 已控制 已控制 已控制 已控制 已控制
学校固定效应 已控制 已控制 已控制 已控制 已控制
专业固定效应 已控制 已控制 已控制 已控制 已控制
样本量 941 718 961 962 962
犚 2 0.102 0.042
犘狊犲狌犱狅犚 2 0.097 0.164 0.103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 狆 < 0.001 , 狆 < 0.01 , 狆 < 0.05 。
上述分析结果说明,就大学阶段的学业表现、社会活动和组织能
力、毕业去向等方面而言,自主招生破格录取学生并未显著优于统招
生,虽然其班级成绩排名略好于普通统招生,却未显著好于优秀的统招
生。既有研究发现,自主招生的学生似乎总体在校表现要优于普通高
考学生(马磊等, 2009 ;文雯、管浏斯, 2011 ;鲍威, 2012 ),但通过将自主
招生学生区分为破格录取的学生和掐尖录取的学生,我们的分析表明,
· 1 5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