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社会》2017年第5期
P. 120

革命的劳动伦理的兴起


   原则直接针对工会:“工会是巩固政权的杠杆,工人必须是政府的重要群
   众基础。同样政府是保护工人及抗日各阶级人民的,因此工会应当尊重
   政府法令及法律程序,劳资纠纷应尊重政府及劳资三方的仲裁。”这个原
   则一方面赋予了工会“巩固政权”的职责,另一方面则淡化了工会保护工
   人的利益的职责。第三个原则认为:“工人待遇的改善,工资的增加,工
   时的规定,必须以发展抗日根据地之工农商业,增加抗战生产,适合战时
   需要为原则。”第四个原则认为:“改善工人生活,必须估计到在持久的战
   争中,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日益艰苦,国民经济生活一般已降低,根据地工
   人生活想改善得比战前更好是不可能的。”根据这些原则,《初步指示》规
   定了以下工会工作的方向(稍有删节)。
           (甲)在政治上动员工人参战,一切为着巩固抗日政权,争
       取抗战胜利,动员工人到八路军游击队去参战,发扬劳动热
       忱,积极的参加根据地的一切建设工作。
           (乙)应当使工人成为统一战线的模范,成为团结根据地
       人民的中心。对于阶级关系应适当调剂,而不是与各阶级的
       尖锐对抗。
           (丙)必须组织城市及乡村工人到工会中来。
           (丁)必须以马列主义来教育工人,特别是工人干部,首先
       使他们打破行会主义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工人阶级只有经济
       斗争是不能获得最后解放的真理。
       由此可见,这些“方向”不再涉及工会如何保护工人的具体利益的
   内容。三个多月以后, 1941 年 3 月 20 日,中共中央([ 1941 ] 1986 )又出
   台了《中共中央劳动政策提纲(草案)》(简称《提纲(草案)》。《提纲(草
   案)》例举了在一般地区执行正确的劳动政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四种偏
   向,其中前三种偏向与前述《初步指示》所说的三点“左”的倾向基本相
   同。《提纲(草案)》还分析了产生这些“左”的偏向的根源,并提出了决
   定抗日根据地劳动政策的出发点。最后,《提纲(草案)》给根据地内的
   职工会 6 规定了七项基本任务,其内容包括“广泛发动工人,积极参加
   抗日战争之各种工作”、“积极巩固抗日政权,努力参加根据地一切建设


   6. 在当时,工会也叫职工会。“职工”由从事管理、技术工作的“职员”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工
   人”所组成。

                                                          · 1 1 3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