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186

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


       社会和人文科学的理论;另一种是用当时通行于英、美社会学
       的所谓“社会调查”方法,编写描述中国社会的论著。…… 吴
       文藻老师当时对上述的两种研究方法都表示怀疑。(费孝通,
       1995犱 : 184 )
       力图重建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社会学,是费先生晚年最为重要的努
   力之一。他念兹在兹,将早年的燕京、晚年的北大视为社会学中国化的
   基地,所以对北大也充满感情。他说:
           算笔统账,首、身、尾三段都可以说我是北大的人。……我
       把主要精力放到北大,还是为了要在重建社会学中贯彻早年我
       在燕京学得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子。……想不到这原来是旧
       燕归来,我从未名湖畔开始走入社会学这门学科,现有回到未
       名湖畔来继续谱写生命之曲的尾声。北大既包括了早年的燕
       京,当年抚育我的就是它,我没离开它给我的教导,晚年还是回
       到了它的怀抱。人生最大的安慰还不是早年想做的事能亲身
       见到它的实现么?北大,我感激你。(费孝通, 1988犫 : 12-13 )
       在费先生看来,中国的社会学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首先要教人做
   人。他说,“不知道怎样当好人,就不会做个好公民”(费孝通, 1989犪 ,
   13 : 181 ),社会学一方面教给人们如何去理解社会变化的规律、学习认
   识社会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在教导人应当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应当
   如何做人。(费孝通, 2002犪 : 331 )
       做个好人,需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在 90 岁以后的几年里,费先
   生集中思考的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凝聚力之所在。他概括总结了四
   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中国文化的继承性,即通过强调家庭的作用所塑造
   的中国人“上有祖宗、下有子孙”的传承意识,这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绵不
   断的重要原因;二是中国文化的自然观,基于对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认
   识,发展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态度”:“实际上是我们‘人’作为主体,对
   所有客 体 的 态 度,是 ‘我 们’对 ‘它 们’的 总 体 态 度”(费 孝 通, 2003犪 :
   442 )。这种态度,发展出了后面两个特点。三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即
   “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多元互补”,这不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多
   元一体格局,也成为“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成为费先生“美美
   与共”“十六字诀”的文化基础。四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即“推
   己及人”。由己出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其实也构成一个‘差序

                                                          · 1 7 9 ·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