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116

大学如何改变寒门学子命运:家庭贫困、非认知能力和初职收入


   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但经过四年后,他们在回归到正常水平的自尊感
   上已经没有差异了。简单来说,尽管贫困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时非认知
   能力要更差,但四年的大学教育过程缩小直至消除了他们与其他普通
   学生之间的差距,因此,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这两组人在非认知能力
   上已经旗鼓相当了。这也验证了笔者在之前提出的假设模型 犐犐 ,即大
   学教育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有积极效应,并且这一效应对于家庭背景
   差的学生作用更大。
       (二)大学生初职收入的影响因素

       前面的分析证实,经过大学四年的教育以后,贫困生逐步缩小直至
   彻底消除了他们与其他学生在非认知能力上的差距,而这对于他们在
   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表现有何意义呢?接下来笔者对大学生初职收入
   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表 6 报告了估计初职小时工资收入对数的回归模型。模型 1 和模
   型 2 加入贫困的虚拟变量,个人非认知能力(分别是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感)和认知能力变 量 (以 标 准 化 的 高 考 成 绩 作 为 代 理 变 量)( 犎犪狀犪狀犱
   犔犻 , 2009 ),并控制了劳动力市场特征、人口学特征、家庭背景,以及年
   级、专业和学校等因素。可以看到,贫困大学生在初职收入上与其他非
   贫困大学生并没有显著差别。并且,与以前的研究结论一致的是,在大
   学毕业生群体中,家庭背景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这再次验证了,在大
   学阶段,家庭背景与个人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相关性消失了。更重要
   的是,我们发现,个人的非认知能力对初职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
   且其作用大小是很可观的。举例来说,自我效能感每上升 1 分(尺度为
   1 — 4 分),大学生的收入就会增长 11.6% ,自尊感每上升 1 分(尺度为
   1 — 5 分),大学生的收入就会增长 9.5% 。另一方面,个人的认知能力
   (由高考成绩测量)却与收入没有显著关联,考虑到大学入学考试本身
   就是对个人认知能力(如 犐犙 )进行的筛选,在控制学校和专业以后,这
   一变量的系数不显著也是完全合理的。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以上这些结果一方面说明非认知能力的影
   响要大于他们家庭出身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内部的分化主
   要来自以往被我们所忽视或无法测量到的个人非认知能力。联系到前
   面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非认知能力动态变化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进
   行一个反事实的推断:如果贫困大学生没有在大学期间缩小与其他人

                                                          · 1 0 9 ·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