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社会》2017年第3期
P. 49
社会· 2017 · 3
用西方军事组织和技术训练新军,这是火器的第三次革新(王兆春,
1991 : 404-406 )。 49 至清末,西式枪炮已取代冷兵器和传统火器,成为
清军的主要武器。
火器取代冷兵器,特别是出现了威力强大和造价昂贵的西式大炮、
坦克、军舰、飞机等重型武器装备部队,中央政府相对于地方政府获得
了巨大的军事优势,对地方割据的担忧已大为下降,因此可以放手设立
省级政区,建立统一的省级政府,以加强对民众的控制,也加强对府县
官员的监督。所以,当火器取代冷兵器之后,省级政区也就不再兴废不
定,而是走向稳定。
六、结论与讨论
在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演
变。这些演变给我们提出了如下问题:第一,在地方政治体制上,为什
么一部分王朝在开国初期采用了分封制,而当王朝稳定下来之后,却又
谋求削藩?第二,在边疆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什么元代和明代采用
“土司制”,清代却推行“改土归流”?第三,在省级政区和省级政府的设
置上,为什么汉人政权表现出兴废不定和周期性循环,而游牧民族建立
的中原王朝却不存在此种循环现象?此外,清朝之后建立的政权为什
么又打破了此种周期循环,建立起稳定的省级政区和统一的省级政府?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同时考虑中央政府的两个目标———
提高治理效率(或降低行政成本)与降低统治风险。然而,这两个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依据如何处理这两个目标之间
的关系,形成了三种不同理论,分别为“帝国的治理逻辑”“行政发包制
模型”和“风险论”。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集权与分权的演变,检验
了“风险论”的解释能力,并且把“风险论”与其他两种理论相比较,得到
如下结论:
第一,“帝国的治理逻辑”适用于讨论省级政区的兴废问题,也可以
解释汉人政权在设置省级政区上的周期循环现象,但难以解释游牧民
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为什么不存在此种周期循环,也难以解释清代以后
49. 同治五年( 1866 年),清廷颁布练兵章程 17 条,决定从直隶绿营兵中挑选 15000 名,编练
为直隶六军,每军辖 5 营,每营编官兵 500 名。每营装备的主要火器有:滑膛步枪 48 支,骑兵
步枪 144 支,山炮 16 门,榴弹炮 4 门(王兆春, 1991 : 404 )。
· 4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