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60
孤独个体的共同生活:自然社会的“自然”与“社会”
够得以重生的自然状态。比如,对传统家制的批判,对单位制的改革,
对男女差别的重新认识,以及通过流动的方式让人们脱离原有的地缘
和血缘共同体,进入一种现代的自由社会的生活,这在根本上都是要让
人从理性结构上、从实质生活的意义选择上回到自然状态,然后重新出
发。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该书对自然法思想的考察,既是为了理解具
有普遍历史意义的西方现代思想的内在图景,也是为了能够更深地理
解我们自己。
重新出发是困难的。我们不仅会面临遗忘的诱惑,错把自然状态
当成我们最终的家,而且也会遭遇狂想的危险,误以为把传统召回就可
以安顿身心。对此,李猛( 2015 : 484 )在该书最后把问题留给了每一位
读者:当自然法已经不再能充当“我们的星辰和罗盘”,我们能否在荒凉
的大海中看见日渐远离的陆地?但是,比起此处过于克制的论述,李猛
( 2010 : 28 )在《理性化及其传统:对韦伯的中国观察》一文中表达了更为
深入也更富力量的洞察:“恰恰当传统丧失了其‘神圣性’,当传统的自
然根基丧失了道理的卫护,使其散失在日常生活的鄙野之处,不再被持
守和传承时,传统才不再是日常的信念,而必须经由穷尽自身力量的
‘献身’,才能重返传统的自然基础,从中探求出‘古老思想和理想强有
力的再生’”。因此,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历史中,自然状态都在拆解传
统的同时也为传统的重生带来了契机;散失鄙野的传统就像一个“异
己”的自己,它只有通过我们在当下生活中不断的理解、转化和纳入,才
能重新属于我们自己。当李猛( 2010 : 29 )将中国现代生活的处境理解
为对“孔颜乐处”的找寻时,我们能够感觉到其中的悲剧和重量,但只要
有足够的心力和耐性,我们今天所能守持的希望应该比绝望更多。 14
参考文献( 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狊 )
陈涛 .2014. 主权者:从主人到代表者———霍布斯的主权理论的发展[ 犌 ]//历史法学(第
8 卷) . 许章润,主编 . 北京:法律出版社: 47-92.
14.15 年前,李猛( 2001 : 241 )曾从理性化与自由的角度探讨过现代中国的历史处境及其未来
命运,他写道:“当自由的制度条件,脱离了个性与自由的技术,变成单纯的工具和形式的时
候,这种理性化就从‘轻飘飘的斗篷变成了沉重的铁笼’”,因而,“也许自由与个性的空间,能
从韦伯的文章,延伸到眼前的这张纸上……尽管我们在今天所能守护的希望,和韦伯当年一
样,并不比绝望更多”。
· 5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