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225

社会· 2016 · 6

                       ,
   更好( 犣犺犲狀 犵犪狀犱犣犲狀 犵 2008 ),尤其是农村的体力劳动 者( 犔狅狑狉 狔犪狀犱
   犡犻犲 , 2009 )。而教育的健康回报仅仅体现在是否完成了小学教育,初中
   及其以上学历的人群中并没有体现教育的健康优势(王甫勤, 2011 )。
   这一健康悖论与不少对其他东亚或东南亚的国家或地区的研究一致。
   比如,人们在新加坡和韩国都曾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人们患肥胖
   症和心脏病的几率越高( 犕犪犾犺狅狋狉犪 , 犲狋犪犾. , 2013 ; 犛狅狀 犵犲狋犪犾. , 2006 )。
                                              ,
       在关于健康的性别差异研究上,虽然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女性
   的预期寿命就已经超过男性,但女性的健康依然处于劣势。这里的健
   康指标包 括 生 理 健 康、心 理 健 康 和 日 常 活 动 能 力 等 ( 犢狌犪狀犱犛犪狉狉犻 ,
   1997 ;孙菊、宋月萍, 2008 )。这种健康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性别
   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造成的,女性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针对健
   康不平等的性别差异而言,国内研究也比较少,而且研究结果不一致。
   吴静(音译)等( 犠狌 , 犲狋犪犾. , 2004 )通过分析 1993 年和 2001 年卫生部入
   户调查数据后发现,在中国农村,教育对女性的健康回报更大,也就是
   说,因教育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在农村女性中更显著。但对 2005 年的中
   国国际普查数据( 犆犺犻狀犪犐狀狋犲狉犆犲狀狊狌狊犛狌狉狏犲 狔       )的研究发现,因教育、职
   业、收入等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在高龄老人中没有性别差异( 犔狅狑狉 狔犪狀犱
   犡犻犲 , 2009 )。
       在将生命历程视角引入健康不平等研究方面,就笔者所知,利用中
   国数据的文章比较有限。一篇是陈绯念等( 犆犺犲狀 , 犲狋犪犾. , 2010 )利 用
   “中国营养健康调查”( 犆犎犖犛 )的纵贯数据研究世代效应对健康不平等
   的影响,发现教育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具有累积效应;另一项研究是李婷
   和张闫龙( 2014 )利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 犆犔犎犔犛 ),发现农
   村老人相对城市老人的自评健康差距随年龄增长而加大。此外,还有
   劳瑞和谢宇( 犔狅狑狉 狔犪狀犱犡犻犲 , 2009 )对高龄老人的研究和焦开山( 2014 )
   对中老年人群的研究,他们的发现部分支持累积劣势的理论。但后两
   项研究只使用了截面数据,也缺乏对世代效应的控制。
       总之,国内关于健康的社会不平等和性别不平等研究还不多见,结
   论也不一致,而已有的研究多是截面式的研究。截面研究的局限在于,
   其收集的是静止的、时点性数据,而非动态的、发展性数据。如果从时
   间维度看年龄对健康的影响,截面研究很难区分到底是个人健康随年
   龄的增长而变化,还是个体之间(尤其是不同出生世代间)健康的差异,

    · 2 1 8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