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224
社会分层与健康不平等的性别差异
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就会下降( 犎狅狌狊犲 , 犲狋犪犾. , 1994 )。不过,也有学者
指出,这一现象跟选择性生存( 狊犲犾犲犮狋犻狏犲犿狅狉狋犪犾犻狋 狔 )有关。健康状况较
差的人可能在中年后期或老年早期就去世了。而较低社会阶层健康状
况差者较多,他们较早逝去,留下的都是健康状况较好的个体,导致健
康状况的阶层差异在老年期不甚明显( 犔 狔 狀犮犺 , 2003 )。总之,在健康不
平等的年龄效应的研究中,到底是健康状况的阶层差异随年龄增长而
变大,还是因年老而缓解,尚无定论。
此外,许多前期研究都利用路径依赖模式,但很少有经验研究关注
健 康 不 平 等 随 年 龄 的 发 展 轨 迹 在 不 同 群 体 中 所 起 的 作 用 是 否 一 致
( 犌犲狅狉 犵 犲 , 2005 )。一个例外是舒恩和威尔逊( 犛犺狌犲 狔犪狀犱犠犻犾犾狊狅狀 , 2008 )
对社会经济指标健康回报的种族差异的研究。他们发现,受过高等教
育的黑人得到的健康回报比白人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同教育程
度的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健康差距在拉大,但收入与财富的健康回报并
没有种族差异。另外一个研究利用 15 年的 犘犛犐犇 数据,研究职业的健
康回报在生命历程中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就业本身对男性的健康回
报比女性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从工作中获得的健康回报更
,
大,呈现健康的优势累积( 犣犺犲狀 犵2013 )。其他的社会经济指标,包括
教育、职业和家庭收入,对男性和女性的健康回报是一样的,也不随年
龄的增长而改变。
(四)国内关于健康不平等的社会学研究
国内关于健康的社会不平等和健康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不如国外那
么兴盛( 犔狅狑狉 狔 犪狀犱犡犻犲 , 2009 ; 犆犺犲狀 , 犲狋犪犾. , 2010 )。虽然相关的研究在
最近呈增多的趋势,但已有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并随健康指标和社会
经济地位指标的不同而变化。有研究发现,在中老年人群中,社会经济
地位较高者具有更好的身体功能、更少的抑郁症状和更好的自评健康
(焦开山, 2014 )。其他研究则发现,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自
评健康状态较好,慢性病发病率较低( 犠狌 , 犲狋犪犾. , 2004 ;王甫勤, 2011 ;
胡安宁, 2014 ),健康的功能性水平下降较慢,老年期失能后恢复更好
( 犔犻犪狀 犵犲狋犪犾. , 2001 ; 犅犲 狔 犱狅狌狀犪狀犱犘狅 狆 犽犻狀 , 2005 )。但也有研究指出,在
,
中国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健康梯度并不如在西方国家明显( 犣犻犿犿犲狉犪狀犱
,
犓狑狅狀 犵2004 ; 犡犻犲犪狀犱犕狅 , 2014 ),有时甚至是相反的。比如,有的研究
发现,蓝领阶层和白领阶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健康差异,蓝领的健康甚至
· 2 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