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7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227

社会· 2016 · 6

                  ,
   犖狌狋狉犻狋犻狅狀犛狌狉狏犲 狔 犆犎犖犛 ) 1991 年、 1993 年、 1997 年、 2000 年、 2004 年
   和 2006 年共 6 个年份,历时 16 年的追踪数据。 犆犎犖犛 是由美国北卡
   林洛大学和中国疾控中心共同合作,从 1989 年开始进行的历时性研
   究。该调查是为了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如何影响国人的营养、健康
   和人口学特征的变化。调查涵盖了 9 个社会经济及地理情况各异的省
   份和自治区,覆盖了 1 / 3 的中国人口。其调查方法是分层设计的多阶
   段抽样。尽管 犆犎犖犛 数据不是一个对全国人口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但
   前期研究认为, 犆犎犖犛 的家庭和个人特征与全国性样本表现出来的特
   征具有可比性( 犇狌 , 犲狋犪犾. , 2002 )。本研究选取初次进入调查时年龄在
   24 岁以上的成年人。由于有的被访者因死亡或其他原因提前退出调
   查,有的被访者加入追踪调查的时间较晚,这样每个个体的观察次数不
   尽相同,从 3 — 6 次不等。本研究的分析样本为 1991 年、 1993 年、 1997 年、
   2000 年、 2004 年 和 2006 年 分 别 为 5954 人、 6100 人、 7036 人、

   6838 人、 6729 人 和 6408 人,总 计 共 观 测 39065 人 次 (又 称 “人 -
   年”, 犲狉狊狅狀 狔 犲犪狉 )。在总样本的 8711 人中,观测 6 次、 5 次、 4 次和 3
       狆
   次的分别占 27.9% 、 19.6% 、 25.3% 和 27.1% 。
       (二)变量测量

       1. 因变量
      自评健康状况( 狊犲犾犳狉犲 狆 狅狉狋犲犱犺犲犪犾狋犺 )是本研究的健康指标。自评
   健康是一个主观的健康评估,被认为是死亡率和身体疾病状况的一个
   有效预测指标,并能跨越不同的种族群体,有效捕捉不同年龄人群的健
   康差异( 犉犲狉狉犪狉狅犪狀犱犉犪狉犿犲狉 , 1999 ; 犐犱犾犲狉犪狀犱犅犲狀 狔 犪犿犻狀犻 , 1997 ),而在中
   国语境下也是一项较为综合有效的健康测度指标(齐亚强, 2014 )。在
   犆犎犖犛 的 6 个调查年份中,被访者回答该问题“你如何评价自己总体的
   健康状况? ”,备选项是“差”“一般”“好”和“非常好”。在分析中我们将
   健康按连续性变量处理, 1 按从“差”到“非常好”的顺序从 1 到 4 编码。


   1. 在美国医学社会学和公共健康类论文中,如果自评健康( 犛犚犎 )为因变量,即便是采用 1 — 4
   编码,也大多将其处理为连续变量( 犆犺犲狀 , 犲狋犪犾. , 2010 ; 犠犻犾犽犻狀狊狅狀 , 犲狋犪犾. , 2012 )。本文对健
   康的处理延续这一传统,以利于模型的简化与解读(胡安宁, 2014 )。但为了对成长曲线模型
   进行稳健性检验,我们也将健康视为定序变量进行分析,使用的是多层累积 犔狅 犵 犻狊狋犻犮 回归模
   型( 犕狌犾狋犻犾犲狏犲犾犆狌犿狌犾犪狋犻狏犲犔狅 犵 犻狊狋犻犮犚犲 犵 狉犲狊狊犻狅狀犕狅犱犲犾 ),所得结果与将健康处理为连续变量差
   异不大(限于篇幅,此处略去具体分析数据,有需要可与作者联系索取)。

    · 2 2 0 ·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