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102
未完成的“自然社会”:现代社会的人性基础与规范构成
甜蜜与美感”。参见托克维尔, 1988 :第 2 卷第 1 部分第 17 章),而是这
种世界性的匮乏。规范秩序的“制成性”,成为现代生活缺乏世界性的
直接原因(比较李猛, 2015 :第 22 节和第 8 节)。现代生活的根本困难,
不是世界拒绝光,而是光取消了世界。黄涛在评论中关注的现代人的
孤独,或许正是有待解释的“自然社会”的精神现象学,而不是《自然社
会》用以解释的思辨逻辑。一个比《自然社会》更充分的霍布斯解释,确
实需要对激情与欲望的动力学给出更为系统的描述和分析,但《自然社
会》关心的是霍布斯及现代自然法学派重新规定政治秩序与道德生活
的关节点———现代社会规范性秩序的形成问题。在这方面,自然状态、
自然法与建国契约的规范性环节,是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在《自然社
会》中,这并非单纯的制度性或程序性的建设,而恰恰是人性论最惊心
动魄的重构。
正是基于这一观察,《自然社会》并不认为现代社会的根本问题在
于自由与平等导致人性中较低的视野取代了较高的视野,或者脱离价
值取向的工具理性笼罩了人的全部生活。或许现代性的真正问题恰恰
相反。现代社会比任何时代都更依赖规范性。比起工具理性的扩张,
更为根本的问题在于,价值理性的升华使人的生活秩序只能孤零零地
悬挂在拒弃世界的精神“高度”上。现代社会制作了远远多于生活的规
范性。规范性不仅取消了生活方式,甚至取代了生活本身。面对这一
问题,《自然社会》的工作只是准备,真正重要的是中国人能否突破“自
然社会”设置的“历史命运”的幻觉,重新开始我们自己的生活。对于所
有现代人,这都是一个未完成的问题:
犎狅犿犲犿犪犱犲 , 犺狅犿犲犿犪犱犲 ! 犅狌狋犪狉犲狀 ’ 狋狑犲犪犾犾 ?
参考文献( 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狊 )
陈涛 .2016. 自然状态的道德意涵:定位现代道德的开端[ 犑 ] . 社会( 6 ): 55-77.
陈肖生 .2016. 正确的理性与霍布斯的道德—政治体系的建立(待刊稿) . “霍布斯与现代
秩序”( 2016 年 6 月)会议论文 .
韩潮 .2016. “自然社会”的厚与薄[ 犑 ] . 读书( 3 ): 117-125.
黄涛 .2016. 现代自然社会中的“孤独者”[ 犑 ] . 读书( 3 ): 126-133.
霍伟岸 .2015. 《自然社会》的得与失[ 犑 ] . 读书( 12 ): 112-121.
李猛 .2010. 理性化及其传统:对韦伯的中国观察[ 犑 ] . 社会学研究( 5 ): 1-30.
李猛 .2012. “社会”的构成:自然法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基础[ 犑 ] . 中国社会科学( 10 ): 87-106.
李猛 .2015.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犕 ]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 .
· 9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