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社会》2016年第3期
P. 68
向党靠拢,被党接纳:大学生入党问题研究
党,也不可能被党选中。从这个角度说,党员的自我选择性表现为他们
的配合性而非对组织原则的坚守性。
本研究的另一个发现与其他相关研究比较一致,即首都高校中无
论是申请入党的大学生还是最终入党的大学生,都符合大学生党员选
拔的一些常规标准,包括能力素养突出、社会活动积极、人际关系良好,
等等(鲁静, 2011 ;潘荣新, 2008 )。
此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父母的教育程度或者职业,基本不
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申请行为(除了个体和私营企业主子女)。曾经强调
人的家庭出身(阶级)决定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的理论( 犅犻犪狀 , 犲狋犪犾. ,
2001 )至少在目前的大学生入党申请方面已经基本无效。党组织的选
拔也几乎不再看重家庭背景,工人家庭出生的大学生入党的可能性几
乎是最低的(此发现是否稳定以及可能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及以前的社会调查曾经发现,个体入党的可
能性并不受父母是否为党员的影响( 犅犻犪狀 , 犲狋犪犾. , 2001 )。本文对大学
生的研究与此发现不太一致。我们发现,来自于党员家庭的大学生提
交入党申请的概率以及最终入党的概率都要略微显著地高于非党员家
庭出身的大学生。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在入党方面有优势,因为就
申请者群体来看,是否出生于党员家庭在入党的几率方面没有差别。
总而言之,大学生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的大学生确实是大学生中相
对比较优秀的群体,表现在一些可见的、也是常用于评判学生的特征
上,比如学习成绩、社会工作和同学关系,他们对弱势群体也更富有同
情心,更有可能服从组织的决策;但从个体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并不具
有特殊之处,他们并不比非申请者的自尊水平更高、更加自信或者更能
自我激励。
另一方面,如果从党组织的选择角度来看,高校党组织在从申请者
中筛选出合格成员的时候,基本上依靠的还是学生自身的“硬指标”,比
如高校层次(是否“ 985 ”等)、学习成绩、社会工作、同学关系。虽然党组
织可以比较有效地筛选掉强调自我价值和原则的大学生,但并不能有
效地筛选出更愿意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的人以及理念上与党组织更吻
合的人(或者并未将其看作是筛选标准),也未能筛选出心理特质上更
自尊、更自信与更能自我激励的人。
当然,党是否选择了大学生中最先进、最优秀的一群人,判断标准
· 6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