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社会》2016年第3期
P. 18
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精英形成与社会分层
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实际始于中学、小学,甚
至幼儿园。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基础教育还
未普及和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小学和中学作
为重点学校,在资源和师资分配上予以倾斜。而进入重点学校的主要
依据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不少学者认为,将学生过早地分流到重点
与非重点学校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应试负担,也扩大了教育不平等。在
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的情况下,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在大部分地
方基本被取消,而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高中设置在不同层级的
行政区内依然保留。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通过考试和筛选进入各
类重点或非重点高中。重点高中往往具有更有经验的教学老师和更为
优越的教学设施,并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优秀学生,因此,重点中学的
学生往往更容易获得好的考试成绩,在高考升学竞争中占据优势 (吴
愈晓, 2013犪 ; 犢犲 , 2015 )。重点中学的学生选拔制度和高考制度是紧紧
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以考试分数来决定学生差异化的教育机会。梁晨、
李中清等人( 2013 )的研究显示了重点中学在获得精英高等教育中起关
键性的作用。那些来自弱势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凭借考试成绩进入重点
中学,从而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如在江苏省,由于优质中学教育资源相
对充足,在每个县都能保证有一所省级重点中学,这大大促进了农家子
弟接受精英教育的机会。
最后,高等教育招生渠道也日渐多元化。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可追
溯到上文提到的科举制的历史传统。应试教育推至极致,不乏弊端。
“文化大革命”中废止高考,改为推荐制,而谁获得推荐与当时国家的意
识形态和政治标准紧紧联系。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虽然具体形
式历经多变,但以高考分数为主要依据录取学生的政策并没有多大变
化。中国的教育人才选拔标准的这种“钟摆式”变化曾被有些学者概括
为“红”与“专“,或“德”与“才”( 狏犻狉狋狌狅犮狉犪犮 狔 相对于 犿犲狉犻狋狅犮狉犪犮 狔 )之间的
平衡( 犛犺犻狉犽 , 1984 )。即便在恢复高考后,在高考分数的基础上,也会根
据国家政策的需要对部分学生实行额外加分的特殊待遇,例如,少数民
族家庭子女或烈士子女、在重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者、优秀学生干部或
者优秀“三好学生”、文体特长生,以及思想和政治表现突出的学生都能
获得加分。各省的具体实施细则各异,加分一般有 10 分至 20 分几档。
在近年来有关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政策的讨论中,“德”与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