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社会》2016年第3期
P. 13

社会· 2016 · 3

   例, 40% 左右出身于三代无功名的寒门。他由此认为,传统中国社会具
   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开放性,而科举制度可被视为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
   延续千年、通过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典范制度。
       人们在讨论当代中国的高考制度时,往往会与中国科举制的历史
   传统和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联系起来。例如,尽管 20 世纪 50 年代以
   来,中国政府通过户籍制度实施严格的城乡分割,根据户籍类型和户籍
   所在地进行资源和生活机会的再分配,高等教育依然为广大农村青年
   获得城市户口提供了一条虽然狭窄但颇为制度化的渠道,并获得向上
   流动的机会( 犠狌犪狀犱犜狉犲犻犿犪狀 , 2007 )。人们常常说的“十年寒窗无人
   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和“鲤鱼跳龙(农)门”,都是对这种精英式教育体
   制下高度竞争性和选择性结果的形象刻画。根据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的一项全国 性 的 资 料,在 全 部 人 口 中,那 些 出 身 为 农 村 户 口 的 人 仅
   11% 左右在调查时获得了城市户口,其中一半是通过高等教育实现的
   “农转非”和代际流动( 犠狌犪狀犱犜狉犲犻犿犪狀 , 2004 )。
       李中清等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籍卡数据
   的系统分析发现, 1949 年以后,这两所精英大学学生的社会来源更加
   多元化,体现在地域、城乡、家庭背景和性别等多方面。特别值得一提
   的是,与民国时期相比,来自工农家庭的寒门子弟的比例有显著提升
   (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分别为 30% 和 40% ),而工人子女在两所大学学
   生中所占的比例已接近或略超过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与美国和法国
   的精英大学中社会下层子弟不超过 3% 和 5% 的情况相比,这更显得意
   义特殊(梁晨等, 2013 : 253-254 )。因此,他们认为,相对于传统科举制
   度而言,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呈现更大程度的开放性,即大量的非精英家
   庭来源的子女进入其中,经过培训教育后成为真正的社会精英。中国
   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为了改造旧有的社会结构,改变精英的社会来
   源,实现其革命目标,发起了众多社会改革和政治运动。这场他们称
   之为教育领域的“无声的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既有赖于地方基础教
   育的普及以及中学教育质量(重点中学)的提高,更与中国统一的高考
   招生制度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密切相关(梁晨等, 2013 )。
       然而,这种对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作用的乐观估计,无论是在社
   会史研究还是当代社会分层的研究中,都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首先是
   对数据解读的方法论问题的质疑。例如,何炳棣( 犎狅 , 1962 : 112 )在其著

    · 6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