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社会》2016年第1期
P. 35
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
“党管干部”与“人事权逐级下放”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上。如前所述,这
些制度安排源自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矛盾及其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它
们又深刻地影响了国家治理的实际过程。着眼于官吏分途的大历史脉
络为我们认识中国国家治理逻辑提供了新的视野。
五、讨论与结论
“官吏分途”是中国官僚体制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大制度变迁。这
一历史现象在史籍和史学研究中已经多有记载和讨论,本文的贡献是
从社会科学角度和“帝国逻辑”理论框架(周雪光, 2014 )出发,分析官吏
分途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延续和变异,审视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意义。
尽管当代政治语言(如干部队伍、基层干部)将历史上官吏分类和分流
现象隐去不见,但我们可以从历史脉络中来分辨、解读官吏分途制度在
当今社会的遗产。在这一部分,本文将总结和强调官吏分途这一制度
安排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意义和挑战。
为什么中华帝国采用了官吏分途这一制度安排?为什么当代中国
的官僚人事制度体现为层级分流模式?毋庸置疑,不同的理论取向会
提出不同的发生学解释,例如文化使然,阶级分化,理性选择,历史上择
优去劣的进化过程,等等。本文从“帝国逻辑”这一组织学角度提出的
命题是,官吏分流是帝国官僚体制应对因规模之累引起的委托—代理
困难的制度安排,即官僚队伍的庞大和分工精细迫使集权体制采取应
对措施,在实际过程中将人事管理权逐级下放,在不同的行政制度下导
致了官吏分途和层级分流这两个形异实同的制度安排。本文认为,下
层胥吏之所以游离在官僚体制之外,主要缘于帝国官僚体制的组织局
限性无法将更为庞大的胥吏队伍纳入正式制度。另外,组织正式化意
味着标准化和可信性承诺,这将导致灵活性空间的极大压缩。以胥吏
人员编制为例,各地“冲繁疲难”情况不一,而且不同时间点的任务压力
也每每不同,无法统一编制;正式名额不足,只能另雇人手;即使有硬性
规定,也只能束之高阁( 犚犲犲犱 , 2000 )。这是中华帝国有关胥吏的各种
规定只能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胥吏制度安
排提高了帝国治理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这一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在各
种利益、社会文化资源和具体历史条件相互作用的试错过程中演变而
成的,并不是所谓理性选择的结果。
· 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