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社会》2015年第6期
P. 192

市场化背景下社会资本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 研究问题
       本文试图探讨市场化背景下社会网络关系对两性工资收入回报的
   影响差异。性别的生理角色和社会角色对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
   回报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两性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差异就是社会性
   别角色建构的产物之一。随着市场化的发展,社会网络关系在劳动力
   市场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那么,两性的社会网络关系在市场化进
   程中是遵循着同样的变化轨迹还是有各自的变迁方式?社会网络关系
   对于两性收入的回报产生了何种影响?具体需要讨论四个问题:第一,
   市场化与两性收入差距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第二,市场化与社会资本
   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第三,社会资本与性别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第
   四,市场化背景下,社会资本与两性收入差距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对于市场化的测量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历时性的数据,另
   一种是使用横截面数据并根据变量进行分类。本文使用的数据是横截
   面数据,采用第二种方法。中国社会改革是渐进性的,在社会转型的过
   程中没有出现与传统体制相断裂的现象,传统的体制在市场转型的过
   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维持(孙立平, 2008 )。本文认同体制内部门可
   以反映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计划经济环境,体制外部门可以反映市
   场化程度 相 对 较 高 的 市 场 经 济 环 境 的 观 点 (边燕杰, 2002 ;刘 精 明,
   2006犪 , 2006犫 )。因此,采用体制内部门和体制外部门的分类方式可以
   较好地反映出社会转型后的经济现状和不同的市场化发展水平。
       2. 研究假设
       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认为市场化对性别的收入差距是有影响的。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对收入影响最
   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市场化作为一种宏观的制度性因素对个体的许多
   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并且通过对个体其他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导致了性
   别收入差距的变动。因此,市场化既作为社会背景直接导致性别收入
   差距的变动,也作为控制因素通过对其他社会条件的影响间接导致性
   别收入差距的变动。对于市场化背景下经济体制的转变,本文通过将
   单位体制类型分为体制内部门和体制外部门进行操作化,并认为体制
   外部门的市场化程度高于体制内部门。根据前文提及的对立理论,本
   文提出一组对立性假设,即根据政治平等论(蔡禾、吴小平, 2002 ),市场

                                                          · 1 8 5 ·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