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社会》2015年第6期
P. 115
社会· 2015 · 6
有人在人生的早期遭遇,有人则在人生的晚期出现。唯有将障碍经验
转向从面对风险和普遍的障碍体验的角度去诠释时,才能真正打破社
会对残障者的差别和歧视,从而促进残障者的社会参与( 犣狅犾犪 , 1989 )。
左拉基于残障者人数不断增多以及障碍特性不断变化的考虑,反
对特意去建设多种多样的残障者专用设施,而是提倡在所有的设施中
增加应对各类障碍的功能。比如,并非去建设残障者专用住宅,而是普
通住宅中增加残障者能够利用的各类功能;不是去开通专门针对残障
者的交通工具,而是将无台阶无障碍的功能植入到普通的公共交通工
具中去,以实现残障者的正常化生活。实际上,犹如电动车窗等技术改
造和发明,起初虽然是从便利残障者的角度设计的,但最终却使所有人
都受益。因而,他坚信“借障碍之名,今日所做之一切将有益于明日之
社会”( 犣狅犾犪 , 1989 : 428 )。
(三)社会模式与普同模式
在欧文·左拉提出的障碍普同模式中,已经可以看出普同模式与
社会模式之间的差异。这一对立首先在于普同模式与少数族群模式在
政治策略上有所不同。简言之,少数族群的政治选择在于,通过障碍认
同圈定出一类边界清晰的少数族群,其目标是通过基于公民权益的残
障者权利运动去建设为了残障者的无障碍设施,剔除社会障碍,实现残
障者的社会参与。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左拉注意到了,倡导残障者的
少数族群模式很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批判了残障者与非残障者这一
相对固定的二分法,从障碍的连续性和可变性等事实出发,这一固定的
二分定义是很难确立的( 犣狅犾犪 , 1993 : 30 )。因此,左拉不倾向于分隔,
而是期待联合的策略,使残障者权益运动超越了公民权运动的框架,与
增进老龄人口福祉的社会运动相互结合了起来。进一步推进普同模式
的策略,使得运动朝向改善包含残障者在内的所有人的生活世界和社
会制度的目标,换言之,从面向残障者的专门社会政策迈向了社会政策
的普惠化。同时,在残障者服务的实务领域,普同模式的一些观点被以
世界卫生组织( 犠犎犗 )为主导的对障碍界定、评估和测量所吸 收并 采
纳,打破了以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对障碍的传统认知,进一步颠覆了公
众对障碍经验的刻板印象( 犅犻犮犽犲狀犫犪犮犽犲狋犪犾. , 1999 )。
的确,左拉的问题意识起初就来自于如何抑制医疗化带来的医疗
专业力量的滥用。为此,仅依靠国家力量对专业性的医疗制度做出限
· 1 0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