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63
社会· 2015 · 4
实情”的反驳论证很少有苏格拉底般简洁的结论,但也算足够简洁了。
由于克雷蒂安默认了采访的前提,把最根本的问题当成他的议案是否
侮辱了军队,于是他掉进了一个经典的“苏格拉底陷阱”,从自身观点的
软肋进行辩论。对于发生在伊拉克的战争,他曾多次严厉批评,但在这
次辩论中,他一直囿于自己的议案是否持有反对军队的立场,直到节目
结束。何以至此?他的议案的确挑战了招募学生的军事逻辑,也很有
可能无意间侮辱了军队的某些成员,但为何克雷蒂安不直接告诉观众,
是为了反对军事主义制造的伊拉克灾难?在采访中,他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他似乎意识到了士兵在修辞上的神圣性。他也清楚,如果他的提
案确实侮辱了军队里的每一位士兵的话,撇开提案的其他缺陷不谈,仅
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输掉辩论。至少在“奥莱利实情”的语境中,这样
的结果不可避免。这种策略无疑驱动着奥莱利的表演。他极力坚持整
场讨论与伊拉克无关,也拒绝讨论伊拉克的主题。因为在 2005 年,围
绕伊拉克战争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当时社会对于它存在许多不同的
观点和相互冲突的视角,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流看法。如果奥莱利承
认克雷蒂安的提案的确是有关伊拉克的,那么辩论的最终结果充其量
也是模棱两可的。但通过把提案所代表的观点与反对士兵的立场相联
系,从奥莱利的角度看,诠释的复杂性就大大降低了。为了使克雷蒂安
的提案遭受质疑,奥莱利只需要第三步:
犆 :这份提案与其说是为反对发生在伊拉克的战争,不如
说是在侮辱军队中的所有成员。
这使得克雷蒂安这位旧金山市议员———奥莱利在访谈的后期称他
为“极左派”———同他的提案一起走向了节目二元意义结构里的错误
方。在节目的反驳论证逻辑里,假如这个提案冒犯了士兵,而士兵又是
神圣的,那么这份议案肯定是错的(注:所有未注明出处的引述都出自
2005 年 11 月 14 日的“奥莱利实情”节目)。
(二)转喻( 犕犲狋狅狀 狔 犿 狔 )
在《在呼应 关 系 里 特 殊 现 象 的 解 释 力》一 文 中,格 尔 茨 ( 犌犲犲狉狋狕 ,
1983 : 狓犻 )曾谈到转喻。在节目中使用的转喻利用关联法则:象征联想
的解释力(与比喻中采用的相似性相反)。雅各布森( 犑犪犽狅犫狊狅狀 , 1990 )
在谈论转喻的经典论文《语言的两个方面与失语的两种形式》中清楚地
说明了转喻和比喻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与两种不同的语言病理
·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