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48

“党派实在论”的结构诠释学


   应”。“奥莱利实情”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媒体文本,理由有三:第一,它
   的观众基数大, 2009 年中期每晚平均有 200 万— 300 万受众[参考尼尔
   森评级( 犖犻犲犾狊犲狀犃狏犲狉犪 犵 犲 ), 2009 年 9 月 14 日那周的观众数量大致在
   400 万]。第二,“奥莱利实情”是新闻分析节目的典范。它进入这一领
   域很早,获得巨大且持久的成功。这意味着其他电视网和主持人都研
   究过这档节目的形式,并经常认真地模仿它。奥莱利本人已成为美国
   传媒界的极化偶像( 狅犾犪狉犻狕犻狀 犵 犻犮狅狀 ),这档节目被轮番称赞为自由主义
                    狆
   封闭空间里的一缕清新空气,也被诋毁为代表共和党利益而经过精心
   编织和延长的一场宣传运动。或许最能表明“奥莱利实情”偶像地位的
   便是它衍生 了 一 档 夜 间 滑 稽 模 仿 秀———“科 尔 伯 特 喜 剧 报 道”( 犜犺犲
   犆狅犾犫犲狉狋犚犲 狆 狅狉狋狅狀犆狅犿犲犱 狔犆犲狀狋狉犪犾 )。这个节目的特点是,科尔伯特扮
   演一位滑稽的右翼和奉行国家主义的主持人,人物的形象与整体表演
   风格显然是对“奥莱利实情”的模仿,目的是博取观众的笑声。这一案
   例中的滑稽模仿并不单是为了溜须拍马,而更多的是表达了如下的事
   实:“奥莱利实情”再现了某些在文化上标新立异且引入注目的东西。
   第三,作为新闻分析节目的典型,“奥莱利实情”提供了一个契机,得以
   研究该节目中符号和修辞的复杂性是如何与“有线新闻节目的观众是
   在寻找同他们自己的政治立场相一致的信息”( 犕狅狉狉犻狊 , 2005 )的观念相
   调和的。从本质上讲,信息与新闻节目都不对应于某种政治立场。相
   反地,新闻分析节目与观众的政治倾向产生共鸣有必要被解释为一种
   创造性成果。通过对“奥莱利实情”的分析,本文揭示了上文引用的“一
   致”( 犮狅犻狀犮犻犱犲 )一词中隐匿的太多的文化操作和复杂性。本文的观点
   是,就其本身而言,“奥莱利实情”并不简单,它是一个复杂的诠释系统,
   用极度简化且始终政治化的方式主导着新闻事件的解释。
       为了描述作为文化系统的“奥莱利实情”的运作方式,本文析出了
   四个相互影响的分析范畴:奥莱利的形象、节目的深层意义结构、诠释
   剧本( 犻狀狋犲狉 狆 狉犲狋犪狋犻狅狀犱狉犪犿犪 )和修辞技巧。

       三、奥莱利的形象

       在《博尔赫斯与我》一文中,博尔赫斯( 犅狅狉 犵 犲狊 , 1964 : 246 )写道:“有
   所作为的是另一个人,是博尔赫斯,……我喜欢沙漏、地图、 18 世纪的
   印刷术、咖啡的滋味和斯蒂文森的散文;博尔赫斯也有同样的嗜好,不

                                                           · 4 1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