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11

社会· 2015 · 4

   ( 犃狌狊犾犪狀犱犲狉 , 1999 : 71 )。然而,这种论述虽然看起来合情合理,但也可
   能产生误导,因为它暗示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谬误( 狀犪狋狌狉犪犾犻狊狋犻犮犳犪犾犾犪犮 狔                  )。
   事实上,正是诠释学阐释的这个虚构的循环造成了本真感觉,而不是相
   反。一个剧本看似将真实反馈给了背景文化,是因它具有融合观众的
   效果。这种效果与剧本表述文化、情境和观众三者之间关系的方式有
   关。另一个音乐评论家反驳了这一言论,即认为比莉·荷莉戴关于黑
   色私刑的几近神秘的、有催眠作用的歌谣之所以录制成功,是因为私刑
   “已经是黑色小说、戏剧和艺术的一个惹人注目的主题”。她演唱的成
   功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人如此诗意地传达这个讯息”。背景主题的存
   在是给定的,不可预料的是用来引发观众有效回应的演员的戏剧技术。
   在我们的术语中,这是在两个方向上融合剧本的问题:与背景文化的融
   合以及与观众的融合。如果剧本创造了这种融合,那么,于背景表象而
   言,它 看 起 来 是 真 实 的 ( 狋狉狌狋犺犳狌犾 ),于 观 众 而 言,它 看 起 来 是 实 在 的
   ( 狉犲犪犾 )。前者导致文化延展( 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犲狓狋犲狀狊犻狅狀 ),后者导致心理认同。
       编写剧本的技艺设法解决这些可能性。作者致力于“达成背景意
   义的集中”( 犅狅狌犾狋狅狀 , 1960 : 12-13 )。给人深刻印象的剧本通过改变比
   例和增加感情强度来压缩背景意义。这些剧本通过戏剧技术提供这样
   的凝缩( 犮狅狀犱犲狀狊犪狋犻狅狀 )(参见 犉狉犲狌犱 ,[ 1900 ] 1950 )。



















              图 5 :背景表象、剧本、观众三者之间的融合与去融合

      认知 简 化 ( 犆狅 犵 狀犻狋犻狏犲犛犻犿 狆 犾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 )   “在 一 个 戏 剧 中”,博 尔 顿
   ( 犅狅狌犾狋狅狀1960 : 12-13 )写道,“即使只是十分简单的事实也会经常重
   复,或小心翼翼地解释,或比现实中的对话更为频繁地叫一些人的名字

    · 4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