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78

记忆中的伤痛:阶级建构逻辑下的集体认同与抗战叙事


   代表等,这些群体具备理念上和物质上的利害关系,而且善于表达其主
   张。这些载体群通过各种制度化的活动领域对其主张进行传播,以使这
   些主张能够被成功传达到更广泛的受众当中。
       创伤建构的结果受到多种社会因素如权力、地位、物质资源的影响,
   这些社 会因 素 的 作 用 不 是 充 分 条 件,却 至 关 重 要(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 , 犲狋犪犾. ,
   2004 )。原因在于,一个社会事件在公共领域中往往具有不止一种诠释,
   而一个主张只能代表其中一种诠释,因而有关这个事件的表述必然会存

   在争论,随着争论的展开,事件的涵义有可能产生剧烈的变化(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
   犪狀犱犌犪狅 , 2012 )。亚历山大(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 , 犲狋犪犾. , 2004 )认为,当一个创伤
   得以成功建构时,其所包含经历的相关性将通过心理认同的方式在象
   征意义上延伸至更广泛的受众,从而产生一个新的集体身份/认同,与
   此同时,一种新的社会凝聚力也得以产生。创伤的施害者将被迫承认
   其道义责任,而创伤带来的教训将形成记忆并被仪式化。更进一步,成
   功的文化创伤建构甚至能够将其载体群推上执政地位,从而使这些载
   体群的成员能够“得到机会将其对过去事件的诠释以强有力的方式制
   度化”(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犪狀犱犌犪狅 , 2012 : 270 )。反过来,如果载体群无法“拿出
   相应的资源、权力或诠释能力对创伤主张进行强有力的传播,从而无法
   生成足够令人信服的叙述或无 法 传达 给更广 泛的 受众”(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 ,
   犲狋犪犾. , 2004 : 27 ),那么,不管最初受难经历的固有性质如何,都会导
   致文化创伤不被认可的结果。
       文化创伤理论为本文的讨论提供了两个有力的理论支点:其一,它
   有助于对于前文所述的公共领域中战争创伤记忆的缺失进行定义,并
   清晰表达有哪些内容需要解释。抗日战争带来的惨绝人寰的苦难和大
   规模毁灭从未成为新中国集体记忆的核心,换言之,新中国在成立之初
   并没有对这段于个体来讲刻骨铭心的苦难史进行文化创伤的集体建
   构。本文要解释的就是为什么在这段时期会出现此种现象。其二,创
   伤理论能有力阐明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它能突显文化不言自明的自
   主性,同时帮助理解在创伤形成过程中各种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抗
   战创伤的缺失不应单纯理解为政治需要,而应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在
   当时公共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强势文化结构所织成的意义网络中来进
   行解读。在某种程度上,占主导地位的强势文化结构能极大影响同时
   代其他文化结构的形成;主导文化结构允许那些与其逻辑相符的文化

                                                           · 7 1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