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76
记忆中的伤痛:阶级建构逻辑下的集体认同与抗战叙事
暴行无疑会在历经战争的民众心里产生极大的创伤感,在他们的个体
意识里留下无法抹去的印记。 2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多年间,这种
刻骨铭心的超大规模集体受难和遭受非正义的经历,却长期停留在个
人记忆中,没有成为围绕战争所进行的公共领域中话语表达的核心(见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犪狀犱犌犪狅 , 2012 ; 犌犪狅 , 2011 )。研究此段历史的学者,特别是
西方学者一致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至少 30 年间对待抗日战
争的态度可以用“文化失忆”( 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犪犿狀犲狊犻犪 )来形容;而在国际社会,
有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在华犯下的滔天大罪更是几乎完全被历史遗
忘,成 为 长 期 以 来 “有 关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最 隐 蔽 的 秘 密 ”(见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犪狀犱犌犪狅 , 2012 ; 犆犺犪狀 犵 1997 ; 犆狅犫犾犲 , 2007 ; 犆狅犺犲狀 , 2003 ;
,
犔犻 , 2000 ; 犕犻狋狋犲狉 , 2003 ; 犠犪犾犱狉狅狀 , 1996 )。或许,“文化失忆”这一说法
有失准确,但它确实比较客观地描述了抗战民众的受难经历在共和国
早期公共领域表达中所处的非中心地位。
原因何在?事实上,很少有学者专门关注新中国早期抗战受难经历
在公共表达领域中的缺失。 3 西方学者在提及此种现象时,往往把它轻描
淡写地处理成为毛泽东之后“新记忆”强大复兴之前的“压抑”阶段(见
犆狅犫犾犲 , 2007 ; 犆狅犺犲狀 , 2003 ; 犕犻狋狋犲狉 , 2003 ; 犠犪犾犱狉狅狀 , 1996 )。研究兴趣的
缺失不仅说明这一问题具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性质,同时也说明研究者缺
乏解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有效理论工具。如果说公共领域中记忆的缺
失比其存在更加难以定义,那么,本文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对问题“是什
么”进行充分定义,然后再探讨“为什么”集体共有的有关战争创伤的叙
事没能出现。
2. 研究抗日战争的西方学者均指出,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在侵略中国时所实施的主要策略之
一就是针对无辜平民的“恐怖主义”( 狀犪狋犻狅狀犪犾狋犲狉狉狅狉犻狕犪狋犻狅狀 ),企图通过对于包括妇孺幼儿在内
的无辜平民进行残暴杀戮来削弱民众和军队的抵抗意志,从而达成其征服中国全境的战略意
图。正是这种自上而下贯彻的血腥策略,使得为数众多的日军士兵普遍且肆无忌惮地犯下令
人发指的战争罪行而得不到任何意义上的惩戒,也使得中国民众在抗日战争中所遭受的摧残
和蹂躏几乎是二战所有受害国中最为广泛、惨痛和深重的 (见 犆犺犪狀 犵 , 1997 ; 犔犪狉 狔 , 2010 ; 犞犪狀
犱犲犞犲狀 , 2003 ; 犠犪犾犱狉狅狀 , 1996 ; 犢犻狀犪狀犱犢狅狌狀 犵 , 1996 )。中国研究者近期发表的著作进一步印
证了这一共识(参见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 1996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
史研究部, 1991 , 1994犪 , 1994犫 ;李云汉, 1995 )。
3. 有两篇最近发表的论文可能是例外,它们集中研究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被压抑的”集体记
忆(见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犪狀犱犌犪狅 , 2012 ; 犡狌犪狀犱犛 狆 犻犾犾犿犪狀 , 2010 ),探讨为什么这个“大规模灭绝的最
恶劣事件之一”很长一段时间被忽视并排除在官方记忆之外。
· 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