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48
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
二、问题陈述
尽管在学术实践中,神圣和世俗的分布( 犱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 )并非无可争
议,就主流的观点而言,它意味着“言语的主导地位在长期以来已经将
视觉研究推至科学的边缘”( 犅犪犮犺犿犪狀狀犕犲犱犻犮犽 , 2006 : 329 )。事实上,
直至最近,“语言”( 犾犪狀 犵 狌犪 犵 犲 )一直被许多社会科学家视为典范的社会
事实,“文本”( 狋犲狓狋 )被 视 作 文 化 的 模 型 (例 如 利 科、德 里 达),“话 语”
( 犱犻狊犮狅狌狉狊犲 )被 视 为 主 要 的 社 会 实 践 (例 如 福 柯)。 从 兹 纳 涅 茨 基
( 犣狀犪狀犻犲犮犽犻 )到霍尔( 犎犪犾犾 )的定性社会学,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叙
事( 狀犪狉狉犪狋犻狏犲狊 )。“语言学转向”标志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划时代的社
会学的文化主义转型( 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犻狊狋狋狉犪狀狊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 )。很多社会理论家都
声称,主体 是 在 辩 谈 中 ( 犱犻狊犮狌狉狊犻狏犲犾 狔 )构 成 的,经 验 是 一 个 语 言 学 的
( 犾犻狀 犵 狌犻狊狋犻犮 )事件( 犛犮狅狋狋 , 1991 : 793 )。就合法性来源而言,档案和书面
媒体构成了社会学的经验基础,并继续构成作为科学的社会学之基础。
当然,这些有关社会和文化的思维范式( 犪狉犪犱犻 犵 犿狊 )产生了大量有
狆
力的研究纲领( 狉狅 犵 狉犪犿犿犲狊 ),而且,他们对理性实证主义的坚持也随
狆
着时间而改变。其中各种解释范畴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多的分析路径,
而且它们的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然而,无论是倾向于唯物主义
还是倾向于理念主义,许多社会学家都忽视了两个问题:( 1 )它们的科
学收获所付代价是现象学和美学的洞见,即对人们彼此之间的实际互
动以及人们与通常构成他们的行动和秩序情境的物质环境之间的实际
互动的洞见;( 2 )它们的文化模型———如果它们曾有过此模型的话———
仍然严格地保持着表象性,也就是说,这些文化模型是建立在作为外在
社会秩序的某类再现或反映的规范性文化概念的基础上的。
换言之,相对于人类学家(例如伊利亚德、特纳)、哲学家(例如卡西尔、
古德曼)及传媒理论家(例如麦克卢汉),社会学较晚意识到其自身内部
的局限,而且实际上并没有在感觉成形( 狊犲狀狊狅狉 狔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 )的领地中
耕耘。包括视觉在内的感官的、物质的和美学的领域,干脆就不被严肃
的社会学学术视为基础(参见 犱犲犾犪犉狌犲狀狋犲犪狀犱犠犲狊狋 , 2008 : 315 )。它
至多曾是或多或少图式化的符号表象,而不是形塑文化的社会学想象
力的表演性呈现( 犲狉犳狅狉犿犪狋犻狏犲狆 狉犲狊犲狀狋犪狋犻狅狀 )。身体的物质性曾被视为
狆
理所当然( 犜狌狉狀犲狉 , 2001 : 5 )而不被更多地探讨,空间和地点则与知觉
·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