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11

社会· 2015 · 3

   感受一样常见。
       然而,大多数生活在更加复杂和碎片化社会中的人也意识到,这种
   理性 化 过 程 还 没 有 取 得 彻 底 的 胜 利,不 管 这 种 情 况 是 好 还 是 坏
   (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 , 2003犪 )。仍然存在一种以重复和简化的认知和道德框架为基
   础的持续而强烈的符号化,在标记着各种个体和私人关系。更多的公众
   和集体过程———从社会运动( 犈 狔 犲狉犿犪狀犪狀犱犑犪犿犻狊狅狀 , 1990 )到战争( 犛犿犻狋犺 ,
   2005 )、革命( 犃 狆 狋犲狉犪狀犱犛犪犻犮犺 , 1994 ; 犎狌狀狋 , 1984 ; 犛犲狑犲犾犾 , 1980 )、政治变革
   ( 犌犻犲狊犲狀 , 2006 ; 犈犱犾犲狊 , 1998 ; 犌狅狅犱犿犪狀 , 2007 )和丑闻( 犕犪狊狋 , 2006 ),甚至科学
   社区的建构( 犎犪 犵 狊狋狉狅犿 , 1965 )———仍然继续依赖于符号交流简化的结构
   和直觉的、不假思索的信任所产生的文化互动,而这种文化互动在某种
   程度上也能产生直觉的、不假思索的信任( 犛狕狋狅犿 狆 犽犪 , 1999 ; 犅犪狉犫犲狉 , 1983 )。
   或许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一个分化、层级化和反身性的社会,一个策略的
   成功依赖于对战略策划者符号沟通的文化内容之有效性方面的信念,依
   赖于接受他人策略意图的本真性,甚至是他们的真诚性。而且几乎每一
   种现代集体性都时不时地依赖于创造了共享认同感受的整合过程,即使
   这些整合过程是对立于那些过分简化的建构而形成的———这种情况经
   常发生( 犑犪犮狅犫狊 , 2000 ; 犓狌 , 1999 ; 犆犺犪狀 , 1999 )。
       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在个体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内部,我
   们的社会似乎仍然充满着符号的、类仪式的活动( 狊 狔 犿犫狅犾犻犮 , 狉犻狋狌犪犾犾犻犽犲
   犪犮狋犻狏犻狋犻犲狊 )。然而,正是“类仪式”这一概念指明了我们面临的困惑。我
   们明白,在复杂社会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过程是符号的,有时这些过程在
   群体、群体之间甚至社会层面上也是整合的。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感觉
   到这些过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仪式(相关比较见 犔狌犽犲狊 , 1977 )。甚
   至当这些过程申明有效性和本真性、引起整合的时候,形成的欢腾状态
   也是短暂的。如果它们得以简化,那么它们就不太可能被重复;如果它
   们被重复,符号交流也不太可能像以前那样得到简化。
       这是本文所要强调的困惑。在我们继续思考文化的复杂性和矛
   盾、制度分化、争夺社会权力和社会分割的同时,是不是有可能发展一
   种理论,来解释特定群体的整合———甚至是统一的集体性———如何通
   过符号交流来获得?一个理论能在完全保证信念的一贯角色的同时,
   又承认怀疑和批判也是我们时代的主要标志吗?
       为了解决这个困惑,我将发展一种系统的宏观社会学模型,将社会

    · 4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