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96

“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


       首先,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不仅体现在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之间,
   而且也体现在重点中学内部不同层级之间,有人称之为“教育级差”现
   象(李习凡, 2011 )。这种教育级差最明显地表现在城乡之间。县中即
   使进入重点中学行列,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和校舍条件等
   各方面的资源上,也难以与大中城市的同类重点中学相比(袁振国,
   1999 )。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的不均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在不发
   达地区尤其严重。《无声的革命》用北大的数据表明,海南、贵州等不发
   达省区的学生集中来源于极少数位于城市的重点中学,比如,在来自海
   南的北大学生中, 70% 都来自同一所重点中学(第 115 页)。此文作者
   本想就此表明,越是不发达的地区,重点中学和县中越重要。但是他们
   没有意识到,这些数据恰恰说明了,在不发达地区,即使县中挤进了重
   点中学的阵营,也很难向北大这样的精英大学输送学生。重点中学制
   度不仅不是弥补城乡学生之间、不同家庭背景之间差距的通道,反而构
   成制度性的排斥渠道。有学者将城乡分治以及重点中学/非重点中学
   分治称为“双重的二元结构”,正是这种结构成为影响中国教育公平最
   基本的制度结构(杨东平, 2006 : 13 )。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县中本身的入学机会来探讨城乡差距问题。
   有研究表明,优势社会阶层子女在优质教育机会获得上占尽先机,他们
   不仅可以凭其文化资本通过正常的公开招录进入重点中学,更能凭其
   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关系资本通过扩招录取来占据优质教育资源。
   如果说能够入学重点中学是社会成员进入上层社会、获得精英身份的
   准通行证的话,那么,现有的重点中学招生制度安排实际上是一次系统
   化的社会选择与社会排斥:有权有背景的家长可以让成绩平平的孩子
   成为名校的“条子生”、“共建生”;有钱有关系的家长可以让学业一般的
   孩子成为名校的“缴费生”;无权无钱无背景的家长则不得不放弃对名校
   的追逐(李习凡、何雨, 2011 )。即使是在县中,城市背景出身的学生和
   农村背景出身的学生,也因其资本的有无或多寡而面临着不平等的入
   学机会。
       无可否认,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子女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
   重点中学,进而又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吃苦耐劳升入精英大学。这种情
   况在 20 世纪 80 年代要比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更为普遍。但是,这
   种情况真的就意味着教育平等的实现吗?

                                                           · 8 9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