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90
“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
收的 15 万名本科生的数据的分析。就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阶层而
言,在这 50 年间,按照作者的统计,以学生父亲的职业为基准,北京大
学 1952-1999 年的新生中有 15.01% 是农民子女,苏州大学的农民子
女则达到 25.37% (第 105-106 页)。
数字既是雄辩的,有时也是苍白的。我们固然可以感受到这些数
字所传达出来的力量,却又不禁要问:在这些赫然的数字背后被遮蔽的
社会事实是什么?被抽离的历史脉络又是什么?“农民子女”身份在中
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结构中,具有的意义是什么?究竟是哪一部分农民
子女,以何种方式获得了精英化的高等教育?这一制度能否得以延续,
并使不同世代的农民子女受惠于此呢?部分农民子弟成功进入精英教
育行列,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公平呢?
米尔斯( 2001 )在批评拉扎斯菲尔德式的“抽象经验主义”时曾指
出,那种过于迷恋数据收集及研究方法本身,而忽略问题的结构情境和
历史背景的研究,是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匮乏的表现。《无声的革
命》这项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是曾经长期在美国生活和执教,横跨史
学界和社会学界的著名学者李中清。我们从该文中可以看出,作者问
题意识的其中一个源头是对美国精英高等教育的开放性较低的不满。
但我们惊讶地看到,李中清作为社会科学史研究的重要倡导者,他所主
持的这项中国高教史研究却似乎拒绝深究历史,而只是将 50 年叠加的
数据摆在读者面前,以证成其“无声的革命”这样宏大的结论。而如果
把中国当代史纳入进来,将所谓的“大数据”展示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历
史脉络中,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结构及教育政策在改革开放前后有着相当大
的变化。用 50 年累加的数字来论证,首先掩盖了那些对理解中国教育
公平至关重要的社会变迁。其实,作者的数据清晰地表明,农民子女入
学的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进入北京大学的农
民子女呈现下降趋势,而苏州大学的农民子女比例也基本不再增长。
这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增减趋势,却都被作者化约在 50 年里的“一场革
命”的结论中。
当然,作者在数字上并没有掩饰对这些不同阶段的差异的诠释。
他们在给出一些总体数字的同时,也分别给出了改革开放以前与改革
开放以后的数字。但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揭示出这些数字背后真正的
· 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