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38

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生成


   “ 犻狀犱犻狏犻犱狌犪犾 ”(威廉斯, 2005 : 447-452 )。
       近代西语的“ 狊狅犮犻犲狋 狔   ”观念随着西方对中国的入侵而传入,对这一
   观念的翻译和接纳却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又不
   断“中国化”的过程。学术界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已经有不少成果,一些
   文献通过对“社会”、“社会学”、“群”、“群学”等概念的介绍,对“ 狊狅犮犻犲狋 狔                    ”
   及“ 狊狅犮犻狅犾狅 犵狔 ”的中文翻译和概念转换予以探讨(冯天瑜, 2003 ;孙以芳,
   1984 , 1985 ;郑杭生、李迎生, 2000 )。
       一些研究从社会学视角对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倡导
   的“群学”进行了比较。诸多学者辨析了严复的“群学”与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的“群学”的不同,认为前者是真正的社会学,而后者是组织和教
   育群众、革新 社会 的 政 治 言 论(陈 旭麓, 1984 ;韩 明谟, 1996 ;陈树 德,
   1988 ;刘洋、周慧, 2013 ;应星等, 2006 )。比如,姚纯安( 2003 , 2006 )曾指
   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的“群学”实际上是来自传统典籍中“敬业
   乐群,会友辅仁”的思想,中心是政治,只是用刚传入中国的社会学作为
   理论支撑而已,以群学为名,实际上是倡导合群立会的学说。而严复的
   “群学”实为早期的社会学,是包括政治、法学、宗教、历史等在内的人文
   科学总称。当然,研究者也在不同源流的“群学”的差异中看到其间的
   联系或共同点,包括认为他们是社会学发展不同阶段的代表,他们的学
   说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立场,他们的思想都是具有变革性质的,等等
   (丁乙, 1988 ;王宏斌, 1985 ;刘少杰, 2007 ;杨雅彬, 2001 ;宋国恺, 2011 )。
       另一些研究对“社会”取代“群”的原因有过论述,认为与近代日本
   术语、文化等对中国的影响相关。有研究指出,“社会”取代“群”的原因
   包括有现代汉语往双音节词发展的方向,即“社会”在语法学层面有通
   行的必然,以及甲午战争后学习日本的风潮和“群”作为一种实体意义
   的共同体已经无法准确地表述进入人类文明社会后的复杂面貌;“社
   会”的概念更抽象,而“群”更具体(吴建生, 2012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更为全面的是金观涛、刘青峰( 2011 ),他们认为,“社会”取代“群”表示
   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公共空间,原因有二:一是社会组织蓝图的变化,
   即“戊戌变法”的失败导致对上下相通的努力失败,人们心目中理想的
   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巨变,于是,“社会”(主要用其“秘密结社”的含义)
   登上舞台,它们首先与“私会结党”相伴随,革命者压倒维新派,今文经
   学衰亡;二是绅士的公共空间的形成,即 1900 年以后,绅士在城里办商

                                                           · 3 1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