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85
社会· 2015 · 1
野,并有能力与其进行对话、合作或是对抗的元素,才有资格成为“历
史”或“事件”,甚至连“社会”这一概念也已经预设了某种框架体系和思
维定势。但“另一种支撑体系”的力量在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形成
之前就已存在,并且在上述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形成之后,在与国
家力量的对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对张的具体形态,连同本文讨
论的社会底蕴的种种内涵,都已被许多研究关照到。在反思学科的种
种“无意识”的视角下,它们又会呈现出何种面貌?会以何种方式参与
到社会的整体性变迁之中?这是我们希望与“社会底蕴”概念一起加以
讨论的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运用的是深度访谈法。本文试图在深度访谈中“悬
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视角与“国家—社会”视角,从被访者
本人的生活世界角度理解其行动的意义,并在这一基础上理解构成中
国社会运行机制的某些“恒常”。我们想要讨论的是一种生活在群体中
的丰富而具体的人,而非仅仅是国家治理的对象或者社会科学研究的
对象。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现象,我们或许可以去考察社会得以
成为社会的基本可能性、在中国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历
史”背景,以及这一背景在新时代中的新形式。
从这一研究目标出发,本文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作为研究的切
入点。在此,我们关注的研究对象是在中国城乡社会中占人口多数的
非精英群体,即普通居民群体。他们既非政治精英,也非经济精英与文
化精英,却是城乡社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日常
生活可以折射现代中国,尤其是 1949 年后的社会变迁的深入影响,以
及这种影响所无法达到的部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一群体虽然普
通,却对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有清晰和理性的认知。他们知道如何
在观念和行动方面达到和社会环境的协调,以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所
需要的空间;也知道如何将自己个人的利益融入家庭(家族)或集体的
利益,以在“家本位”或“集体本位”的体制下获得“自主性”。在他们的
意识观念和日常行动中,积淀着用“国家—社会”的视角或者纯粹的社
会科学视角无法进入的部分。纯粹的学科性视角的凝视往往会使“底
蕴”从这一目光下漏掉,无法实现聚焦。社会学越“科学”,量表和统计
数据使用得越纯熟,这一习惯性的无视就会越明显,也就会使社会学越
发成为“外部性”的学科。对那些在中国社会中占大多数的社会主体部
·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