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82

“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


     狆 犲狉狊 狆 犲犮狋犻狏犲狊 犪狊 狋犺犲 狑犻狊犱狅犿 狅犳 犾犻犳犲 , 犳犪犿犻犾 狔 狅狉犻犲狀狋犲犱 犮狌犾狋狌狉犲 , 犿狅狉犪犾犻狋 狔 ,
     狆 狅 狆 狌犾犪狉犻狋 狔犪狀犱狉犲 狆 狌狋犪狋犻狅狀 , 犻狀 狅狉犱犲狉狋狅 狌狀犱犲狉狊狋犪狀犱狋犺犲犮狅狀犮犲 狆 狋犪 犵 犪犻狀狊狋狋犺犲
     狋狉犪狀狊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狅犳 犿狅犱犲狉狀 犆犺犻狀犲狊犲狊狅犮犻犲狋 狔 .犗狌狉狉犲狊犲犪狉犮犺犳犻狀犱狊狅狌狋狋犺犪狋狋犺犲
     狊狅犮犻犪犾 犵 狉狅狌狀犱狑犺犻犮犺犺犪狊犪犾狑犪 狔 狊 狆 狅狊狊犲狊狊犲犱狋犺犲狋狉犪犱犻狋犻狅狀犪犾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犱狅犲狊狀狅狋
     狅 狆狆 狅狊犲狋犺犲狋狉犪狀狊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狅犳狋犺犲狊狅犮犻犲狋 狔 .犗狀狋犺犲犮狅狌狀狋狉 狔 , 犻狋犮狅犿犫犻狀犲狊狑犻狋犺狋犺犲
     狀犲狑犺犻狊狋狅狉犻犮犪犾犮狅狀犱犻狋犻狅狀狊犪狀犱狋犺狌狊狆 狉狅犱狌犮犲狊狀犲狑狆 狅狊狊犻犫犻犾犻狋犻犲狊狅犳犺犻狊狋狅狉 狔 狑犺犻犾犲
     犽犲犲 狆 狊犻狋狊犱犲犲 狆 犲狊狋犺犻狊狋狅狉犻犮犪犾犿犲犪狀犻狀 犵 .
     犓犲 狔 狑狅狉犱狊 : 狊狅犮犻犪犾 犵 狉狅狌狀犱 , 犾犻犳犲狑犻狊犱狅犿 , 犳犪犿犻犾 狔 狅狉犻犲狀狋犲犱犮狌犾狋狌狉犲





       一、问题的缘起

      在过去 150 年的历史中,中国社会 1 与传统文化面临的一个巨大挑
   战就是在西方文化与全球现代化的浪潮中如何自处,即自我认识与定
   位及其延续性的问题。可以说,自清代以来,这始终是中国学术界一个
   核心焦虑的问题。 2 不过,从世界范围来说,这并非独特的问题。在社
   会学史中,欧洲经典社会学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核心问题也是
   在现代化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如何面对传统与道德秩序再
   造的问题。当时的经典社会学家,无论是涂尔干,还是韦伯,都以社会


   1. 本文使用了 “中国社会”、“中国乡村社会”、“中国基层社会”和“乡土社会”四个概念。“中
   国乡村社会”既包括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乡土社会,也包括目前正在经历现代化进程这一巨大
   社会变迁的乡村社会;而“乡土社会”仅指历史上以血缘和地缘关系组成村庄基本社会关系网
   络的传统乡土社会;“基层民间社会”则包含城乡以社区为依托的基层社会;“中国社会”是总称。
   2. 笔者认为,这里的实质性问题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看待何为传统这一问题。可
   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表明了当时主张革新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而
   20 世纪 80 年代下半期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因其对“文革”的反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知识
   分子都表现出对上述“五四”精神的继承。我们认为, 20 世纪 80 年代对中国文化的讨论并没
   有像今天一样,有丰富扎实并且长时间对中国基层社会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理解。但当我们去
   理解中国社会时,不仅需要关注精英,也需要关注民众,因为恰恰是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才是中
   国社会中的大多数。通过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反思和比较,才能相对客观、真实地看待中国社
   会的传统和传统文化,也才能对传统和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客观和全面的
   评价。本文提出的“社会底蕴”概念旨在揭示当下所看到的种种社会现象与行动背后的深厚
   的社会底蕴,也即,使这些现象与行动成为可能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关心的是传统与
   现代的关联及延续性。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本文认为,传统并非意味着某个固定的
   “过去”,它参与建构“当下”,并可以作为积极有意义的组成部分。


                                                           · 7 5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