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53

社会· 2015 · 1

       朋友。随一个人年龄和生活之开展,而渐有其四面八方若近
       若远数不尽的关系。是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始于家庭,而不
       止于家庭。吾人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以至于一切相
       与之人,随其相与之深浅久暂,而莫不自然有其情分。因情而
       有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 之义 恭。夫妇、朋
       友、乃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
       即是情谊 关 系,亦 即 是 其 相 互 间 的 一 种 义 务 关 系。伦 理 之
       “理”,盖即于此情与义上见之。更为表示彼此亲切,加重其情
       与义,则于师恒曰“师父”,而有“徒子徒孙”之说;于官恒曰“父
       母官”,而有“子民”之说;于乡邻朋友,则互以伯叔兄弟相呼。
       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
       重。由是乃使居此社会中者,每一个人对于其四面八方的伦
       理关系,各负有其相当义务,同时,其四面八方与他有伦理关
       系之人,亦各对他负有义务。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联
       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它没有边界,不形成对
       抗。恰相反,它由近以及远,更引远而入近;泯忘彼此,尚何有
       于界划?自古相传的是“天下一家”、“四海兄弟”。(梁漱溟,
       2005 : 72-73 )

       四、余论

       费孝通在晚年发表的《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中,认为
   中国的社会学应该将“天人之际”和“精神世界”纳入研究范围,并指出
   要避免简单“还原论”的倾向,即简单地用“非精神”的经济、政治、文化、
   心理等各种机制来解释,而“最理想的,是在社会学研究中真正开辟一
   个研究精神世界的领域”,应该关注人与人之间“只能意会”和相互感通
   的部分。在方法论层面上,费先生着重强调了“理学”中“推己及人”、
   “格物致知”的方法,认为这其中含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的特殊的方法论的意义”。在文章中,费先生专门讨论了“将
   心比心”的方法,并指出:
           “心”的概念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含有很强的道德伦理的含
       义。抽象的、认识论上的“心”的概念,是基于心脏是人生命中
       “最重要器官”,因此它也自然地代表着“做人”、“为人”方面最

    · 4 6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