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104

饮食社交对政治信任的侵蚀及差异分析:关系资本的“副作用”


   其原有的政治信任可能会因为接纳了新信息而调整变化,因此,“信息
   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信念学习过程。而这个聚餐的过程中信念学习的
   程度会因为柯林斯( 犆狅犾犾犻狀狊 , 1975 , 2004 )所谓“共享情绪”互动仪式而被
   强化:聚会宴饮可以滋生强大的情感性力量,创造共同的情感和符号,
   使得信息看起来更具有可信度。而“目标达成”这个途径则主要作用于
   为特定的工具性目的而进行的聚餐,即,通过宴请甚至饮酒,宴请方表
   达“诚意”,以期望“建立或拉近关系”甚至达成“交换”(黎相宜, 2009 )。
   此时的“关系”导致的是非制度化的资源汲取。不管是通过哪种途径,
   理论上看饮食社交都有可能影响参与者的政治信任。这一点也是本文
   下一步提出具体研究假设的理论基础。
       2. 社会资本影响信任的相关研究
       对中国政治信任的研究多集中在农村,对城镇居民的研究非常有
   限,主要包括熊美娟( 2011 )、管癑( 2012 )、胡荣、胡康和温莹莹( 2011 )和
   邹宇春、敖丹和李建栋( 2012 )等。这四篇文献在厘定概念、文献回溯和
   剖析中国市民的政治信任总体格局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并为
   这类研究奠定了分析的起点。其研究结果清晰地展示了社会资本的诸
   多操作化概念(如社会参与、基层政治参与、讨论网和拜年网等)与人际
   信任和社会信任之间的正向关联。不过,这类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特别是在因果推断、效应方向和人群差异研究等三个方面仍有较大提
   升空间。
       第一,忽视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内生性问题是干扰因果推断的
   主要障碍。首先,社会资本和信任可能被某个遗漏变量同时决定。比
   如,不少研 究 使 用 餐 饮 网、拜 年 网 对 社 会 资 本 进 行 操 作 化 (梁 玉 成,
   2010 ;邹宇春、敖丹, 2011 ;邹宇春、敖丹、李建栋, 2012 )。餐饮网、拜年
   网本身既体现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经营的广度,也是餐饮或社交习惯的
   直接度量,与经济实力、社会地位、职业背景和性格偏好等个人异质性
   密切相关,而这些异质性也会与信任或其他经济社会结果有关。这就
   要求,但凡我们要分析餐饮网、拜年网的效应,就必须在模型中尽可能
   控制这些可观测或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变量。但相关的社会资本研究往
   往未能注意这一科学研究标准,导致结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其次,信
   任和社会资本可以相互影响,构成双向的因果关系,简单进行回归也会
   带来估算偏误。总体而言,忽略了以上提及的遗漏变量和双向因果这

                                                           · 9 7 ·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