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社会》2014年第6期
P. 50

行政发包制与帝国逻辑


   之上升。在这一前提假设下,随后的逻辑推论则顺理成章。但笔者对
   这一前提假设有不同看法。笔者以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地方性
   治理上的所作所为与这一前提假设不相吻合。中国各地经济发展和人
   民生活提高与地方政府的努力密切相关;换言之,地方政府所为有利于
   提供公共服务。地方政府表现出的短期行为可能导致统治风险上升,
   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自上而下的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例如,地
   方政府追求 犌犇犘 和土地财政的行为的确导致了社会紧张,但这与国家
   财政制度密切相关,似乎不能归咎于地方政府对公共产品提供不力。
       第二,“行政发包制”兼有“行政”和“发包”的机制。周黎安将科层
   制与行政发包制作为两个理想类型加以对照讨论,但作者在这里的讨
   论更多地强调了“发包”的特点,“行政”机制隐而不见。对此,笔者有两
   点疑问:第一,如果“发包”产生统治风险,那么,“行政”机制在这里起到
   了怎样的作用?第二,行政发包制实际上仍然是通过科层制(官僚制)
   运行的。所以,将行政发包制与科层制作为相对的治理模式不甚妥切,
   似乎使用“集权”与“分权”这对概念更为准确恰当。
                                          ,
       笔者在哈特等( 犎犪狉狋 , 犛犺犾犲犻犳犲狉犪狀犱犞犻狊犺狀 狔1997 )模型的基础上,提出
   一个修订版的“集权—分权抉择”模型来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便进
   一步澄清以上讨论的诸种关系。笔者的模型得益于周黎安上述模型的
   启发,但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修订。下面的模型与周黎安模型
   有着不同的前提假设和机制区别,但其中蕴含了行政发包制的研究问题。
       这一模型的理论逻辑是经济学不完全合同的分析框架。因为信息
   成本和环境不确定性,中央与地方(或政府内部上下级)间的关系无法
   通过完全合同的形式制定落实。因此,在合同明确规定的权益之外有
   着很大的剩余控制权,(在一般情况下)为有着更多信息优势的一方所
   掌握。剩余控制权为其拥有者提供了激励,诱发了相应的行为。因此,
   剩余控制权分配给哪一方成为不同治理模式的核心所在。在哈特等
                           ,
   ( 犎犪狉狋 , 犛犺犾犲犻犳犲狉犪狀犱犞犻狊犺狀 狔1997 )的讨论中,不同治理模式的核心是:
   在提供公 共 产 品 (如 监 狱、公 共 医 疗)时 应 该 选 择 公 共 部 门 ( 狌犫犾犻犮
                                                            狆
   犪 犵 犲狀犮 狔 )还是私有企业( 狉犻狏犪狋犲犳犻狉犿 )?其抉择与剩余控制权所提供的
                       狆
   激励及其诱发的行为有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在下面的模型中,我们
   的分析问题是:执政者在剩余控制权分配给中央(集权)还是给地方政
   府(分权)间的抉择逻辑和条件是什么?

                                                           · 4 3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