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社会》2014年第6期
P. 143

社会· 2014 · 6

   侧重点不同而已。常有论者批评《社会分工论》第三卷对分工“反常形
   式”的讨论不充分,而《自杀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此讨论的继续,像
   贝纳尔( 犅犲狊狀犪狉犱 , 2005 )这样的研究者已经明确指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关
   联性。《社会分工论》从“正面”论述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历史演
   变,《自杀论》则从“反面”揭示了这种关系的“反常的”或“病理学的”一
   面。两者都是基于涂尔干对于人性的基本设定———人性的二重性。前
   者论述的是人性或人格实现的条件和状态,后者则强调其不能实现的
   条件和状态。如果我们进一步拓展这个问题,无论是个体与社会的关
   系,还是人性的两重性,其背后都指涉西方近现代以来的一个强大而复
   杂的研究传统———一般人类学,或“人的科学”( 狊犮犻犲狀犮犲狅犳犿犪狀 ),这与
   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兴起有直接关联,因为这些“新科学致力于
   创造一个新的、实证的知识模式和人的新模式。‘新人类’必须动摇以
   上帝的形象和喜好而创造的‘旧亚当’”(帕佩尔诺, 2003 : 30 )。因此,在
   医学(精神病学)和道德统计学对自杀问题的研究中,都涉及“解剖”与
   “身体”的隐喻,前者是个人的身体,后者是“集体的身体”,这与“基督之
   体”( 犮狅狉 狆 狌狊犮犺狉犻狊狋犻 )、中世纪的“国王的双重身体”的隐喻直接相关。近
   现代以来的“神秘的集体身体的世俗化”使“政治体”( 狋犺犲犫狅犱 狔狆 狅犾犻狋犻犮 )
   和“社会体”( 狋犺犲犫狅犱 狔狊狅犮犻犪犾 )这样的表述日益盛行(帕 佩尔 诺, 2003 :
   32犳犳 )。另一方面,现代自然科学提出的原子、元素、细胞和化合物等一
   系列的概念和理论对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关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
   构想有直接影响,这种影响的痕迹在涂尔干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在这
   个大脉络中,有人看到“《自杀论》的每一页都浮现出一个特别的社会形
   象:作为一个‘集体人格’、一个充满‘社会机构’及‘集体道德心’的‘社
   会有机体’的社会”(帕佩尔诺, 2003 : 50 )。 30 如果我们认可这个脉络,就
   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和理解涂尔干的自杀类型学,即,如果个体与
   社会之间是一种有机关系,那么,离开母体的个体、过度膨胀的个体、被
   母体吞噬的个体或为母体而牺牲的个体显然都难以生存。
       理解《自 杀 论》,还 有 一 个 不 容 忽 视 的 时 代 背 景———“世 纪 末”
   ( 犳犻狀犱犲狊犻è犮犾犲 )。可以说,涂尔干的《自杀论》是“世纪末”社会理论的一


   30. 关于涂尔干所谓“社会实在论”和“社会”概念的诸多争论和误解,实际上都与这个大脉络
   有关。国内关于涂尔干的“社会体”的一个简要讨论,可参见:李英飞( 2013 )。

    · 1 3 6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