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社会》2014年第6期
P. 12

行政发包制


   邦与州或地方的事务边界,而在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分工的依
   据并不是严格按照这个原则。事实上,中国的绝大多数公共服务,包
   括一些属于溢 出 效 应 比 较 广 泛 的 公 共 服 务,如 医 疗 和 社 会 保 障、教
   育、环境治理等,都发包给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中央政府出
   资比例很低(周黎安, 2008 )。另一方面,一些具有地方公共产品性质
   的公共事务又受到中央政府的严格控制,比如,国家发改委是根据项
   目的投资金额大小决 定 审批 权的 层 级分 配,不 管公共项目是 否属于
   地方性质,只要投资金额足够大,审批权就属于国家发改委。城市地
   铁项目虽然在严格意 义 上属 于地 方 性公 共项 目,对 外 部溢出 效应很
   小,但因为投资规模巨大,必须要到国家发改委报批。 3 如何解释中央
   和地方事权划分的这种中国特色?
       与条块关系相联系的一个重要而未解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国
   家治理能力。比较通行的看法是,中国是采取“举国体制”,这便于大规
   模社会动员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然而,只要集中力量就能办成大事
   吗?为什么在有些领域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如航
   天技术、竞技体育、高铁、灾害救援和重建、流行疾病控制等,但在另外
   一些领域却是相对失败的,如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扫黄、专利保护和环
   境治理等。在这些领域,各种各样从上到下的专项整治在过去 20 年来
   虽然没有中断过,但收效不大。“为什么中国可以让‘神九’上天,却管
   不好食品安全? ”这个著名的诘问反映了很多人的普遍困惑,中国国家
   治理的强项与弱项究竟由什么因素决定? 4
       从行政治理方面说,西方的科层制是以足额拨款的预算体制、固定
   但具有竞争性的公务员收入和福利体系、低自由裁量权为特征。而在
   中国,长期以来,行政治理是以包干色彩浓厚的预算体制和人员报酬以
   及高自由裁量权为特征,为什么在政府内部嵌入一个相对分权和市场
   化的发包制?
       关于中国政府治理的特征,较为一致的描述是集权和分权的高度
   结合,只是采用的术语不同,如“中国特色的联邦主义”、“集权—分权悖

   3. 参见曹正汉等( 2013 )的研究。
   4. 有学者认为,中央控制的财政收入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因素(王绍光、胡鞍钢, 1993 ),但
   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分税制之后中央财力大幅度提高,而在有些领域仍然面临严重的
   治理问题。

                                                            · 5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