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社会》2014年第6期
P. 119

社会· 2014 · 6

   属于不同分析工具的现象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统一的分析。笔者并不
   认为针对每个重要的现象和特征都需要提出一个分析概念和框架,除
   非已有理论的解释潜力已经耗尽,出现了传统工具无法解释且非常重
   要的现象,这才是新理论诞生的时候。我们应该讲究概念的经济性和
   稀缺性,努力寻求那些更基本和更深层的概念,尽量以最少的概念解释
   尽可能多的现象。经济学关于“优化”的原则在发展解析性理论方面是
   完全适用的。第二,生产性和衍生性。一个好的理论如果沿着它的内
   在逻辑推演会自动、不断地产生有意思的问题、有价值的视角和有意义
   的研究。这是好的理论具有生产性和衍生性的标志,也是好理论最重
   要的标志之一。描述性概念与分析性概念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只是
   “授人以鱼”,而后者不仅“授人以鱼”,而且还“授人以渔”。第三,冲击
   力和颠覆性。一种好的理论一定是对现存理论和解释产生重大的冲击
   和颠覆,带来全新的解释和视角,这是一种理论原创性的标志。用经济
   学的术语加以表述的话,一种理论的真正价值取决于它对现存文献的
   边际贡献。一种好的理论必须是边际贡献足够大的理论。
       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一以贯之”的精神。当
   我们提出一种理论的时候,要将它的内在逻辑和解释力推向其最大的
   理论边界,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轻易放弃,不要动不动就改弦易辙;在
   向外部边界不断做推演的过程,也是理论发展和丰富的过程,这有助于
   显示理论的潜在价值,也是让我们逐渐看到该理论局限的过程。其实,
   有局限的理论是一个好理论的必然特征,说明它有清晰的“势力范围”
   和边界条件。现实世界的多面性和多维性很容易给我们造成一个假
   象,就是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视角来认识事务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比如同
   时采取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视角或理论来分析我们面对的
   复杂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研究以综合多学科观点作为其研究的
   特色和亮点。其实,从理论发展的规律来说,多元化视角不好驾驭,内
   在一致性难以保证,更不好检验其真伪,最后的理论价值其实并不高。
       笔者这里强调专业化视角和“一以贯之”是否贬低了学科间的交流
   和互动呢?没有,学科间的交流讨论和相互批评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学
   科理论的发展。这是因为来自其他学科的批评可以启发你关注某个以
   前忽略的现象或者对你的概念、定义和推论提出挑战;不同学科的对话
   和交流,有助于澄清分歧,开阔视野,激励新的理论创新和发展。事实

    · 1 1 2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