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社会》2013年第5期
P. 172

学校环境与学生成绩的性别差异


                  假设 1 :在差学校中,男生学习成绩落后于女生的现象比较明显;
              而在好学校中,这种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不存在或者不明显。
                  不同的学校效应产生于该校投入的教学资源以及在学校内部形成
              的文化环境,后者的形成一部分取决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部分则取
              决于学生群体中形成的文化,即同伴效应( 犲犲狉犲犳犳犲犮狋 )。
                                                   狆
                  科尔曼( 犆狅犾犲犿犪狀 , 1961 )认为,家庭社会资本是学业获得最重要的
              决定因素,但他同时也指出,班级同伴群体如果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
              种族融合度,学生的学业获得就能有所提高。基于对美国芝加哥地区
             10 所中学学生的研究,科尔曼发现,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会参与、领
              导力及团体身份等具有强烈影响,而且同伴的认同比父母与老师的认
              同对青少年而言更为重要,因此他认为,学生的社会组成与学生学业获
              得及个人背景的关系远远大于学校的其他因素。这种相关背后的机制
              是文化,拥有较强学习动力和来自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群体更容
              易形成学习导向型的环境,同时有利于老师的教学过程。而同伴群体
              的效应,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平均社会经济地位组成进行测量,它对学校
              文化和学生学业获得具有重要影响( 犆狉狅狊狀狅犲 , 2009 )。
                  国外其他学者针对同伴效应的研究,多是以定量研究方法检验并
              肯定了同伴效应在塑造教育成就和学业获得中的作用。日门( 犚犲犪犿 ,
             2003 )对墨西哥裔美国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同伴社会资本是提升中学生
              学业表现的有力支持与资源。亚伯夫( 犚 狔 犪犫狅狏 , 2011 )使用多层模型,
              以同伴社会网络( 犲犲狉狀犲狋狑狅狉犽 )的平均成就来测量同伴社会资本,在
                             狆
              学校层面和个体层面测量了同伴效应,是一项针对所有种族的教育成
              就与学业获得的预测。他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处于隔离的同伴社会网
              络的学校的学生会比处于整合的社会网络的学生的学业获得与教育成
              就要好。同伴群体的网络指数和学校的种族构成被认为可以显著预测
              教育成就和学业获得,同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学校层面是最显著
              的变量。
                  国内研究同伴效应与学业获得间关系的重点主要是同伴关系在青
              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机制。陈亮、于凤杰( 2009 )指出,
              新近的研究开始重视同伴群体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谭莉( 2007 )指
              出,同伴群体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机制,且具有关系平等性、交流
              开放性和交往互动性的特点,对青少年行为规范和生活目标的社会化

                                                                    · 1 6 5 ·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