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社会》2013年第5期
P. 101

社会· 2013 · 5

              默认。本文认为,需要将业 主抗 争所 处的 治理 结构 以及 外 部 支持 者
              的多元性纳入分析框架,才 能更 好地 理解不 同 城市跨小 区的 业主 组
              织联盟形态。
                  (三)治理结构与外部支持者多元性:一个分析框架
                  国内关于跨界业主行动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角度:第一,在国家—社
              会范式下,将业主的跨界联合看作草根 犖犌犗 ,探讨草根 犖犌犗 与国家互
              动过程中的非正式运作策略(张紧跟、庄文嘉, 2008 );第二,探讨邻避运
              动这一特定的跨界行动的组织和动员过程,强调邻避运动中风险话语
              的影响(郭巍青、陈晓运, 2011 )和业主集体行动“去组织化”的策略选择
              (陈晓运, 2012 )。这两种研究路径都无法有效回答不同城市中“基于业
              主权利的跨界集体行动如何可能”这一问题。此外,部分研究甚至认
              为,中国的大 中 型 城 市基 层治 理 结 构 具 有 高 度 相 似 性 ( 犚犲犪犱 , 2003犫 :
             47 ),该判断的一个推论是,基层治理结构无法解释业主行动的城市差
              异。与其他研究不同,本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理解业主跨界行动的城市
              差异而不是描述特定跨界行动的策略。同时,本文认为,在不同城市基
              层治理结构具有差异,并对业主行动形态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不同国家与社会形态的差异性,除了一些过于抽象而无法从
              经验上检验真伪的逻辑命题外,社会科学研究中很难找到放之四海皆
              准的普遍规律。因此,对中国社会的深入理解无法通过纯粹的理论推
              演得到。这意味着,在借鉴源于西方社会经验的现有理论基础上,对中
              国社会运作机制的探究可能也需要由经验归纳形成分析框架。基于这
              样的认识,为了理解业主跨界行动的城市差异,笔者一方面吸纳现有社
              会运动研究的理论洞见,另一方面试图根据经验事实提炼出一个适合
              于本土经验的分析框架。具体而言,社会运动研究在关于威胁、对诉求
              的认知和政治机会结构对不同城市跨小区的业主组织联盟形态的影响
              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政治机会结构则主要体现在外部支持者的多
              元性,而业主合法权益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业主诉求以及对诉求的认知
              取决于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因此,本文将治理结构及治理场域中外部
              行动者支持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引入分析框架(见图 1 )。
                  本文的治理结构包括制度供给与组织结构两个维度。制度供给是
              指规范治理主体的制度与政策的设置和执行,在业主维权领域,其核心



              · 9 4 ·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