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社会》2013年第4期
P. 69
社会· 2013 · 4
2005 )。相比特殊信任,一般信任更能体现社会不同成员对社会的信心
和依赖程度,因而,以揭示社会运行机制为使命的社会学者始终把一般
信任列为重要的研究主题( 犇犲犾犺犲 狔犲狋犪犾. , 2011 ; 犖犪狀狀犲狊狋犪犱犲狋犪犾. ,
2008 ; 犘犪狉犽犪狀犱犛狌犫狉犪犿犪狀犻犪狀 , 2012 )。
然而,以往学者更多关注的是西方工业化社会一般信任水平的变
化机制及其决定因素,较少关注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在经历急剧社会变
迁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般信任究竟会呈现出
什么样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因素影响甚或决定了这样的基本模式?对
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能够为既有理论提供鲜活而重要的中国经验,也
能够为公共政策的制订者提供明确而具体的参考信息。改革开放以来
的转型中国,一个被广泛接纳的制度安排是始终存在“国家再分配制
度”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区隔、共存和联系。这两类基本资源支配制度
分别对应 于 劳 动 力 市 场 中 互 为 竞 争 又 互 为 补 充 的 公 共 部 门 ( 狌犫犾犻犮
狆
狊犲犮狋狅狉 )和私有部门 ( 狉犻狏犪狋犲狊犲犮狋狅狉 )( 犖犲犲 , 1996 ; 犖犲犲犪狀犱犆犪狅 , 2005 )。
狆
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探索不同工作部门之间是否会呈现不同水平的一
般信任,如果是,则进一步追问:什么样的中间因素引发了不同部门在
一般信任水平上的差异?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通过理论梳理,对工作在中国不同所有制单
位的个体所体现的一般信任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作综述性分析,由此建立
本文的相关假设;其次,通过介绍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测量以及方
法,着重讨论如何通过倾向值匹配( 狉狅 狆 犲狀狊犻狋 狔狊犮狅狉犲犿犪狋犮犺犻狀 犵 )的方法来
狆
处理潜在的 选 择 性误 差( 狊犲犾犲犮狋犻狅狀犫犻犪狊 ),以 及 如 何 利 用 统 计 中 介 分 析
( 狊狋犪狋犻狊狋犻犮犪犾犿犲犱犻犪狋犻狅狀狋犲狊狋 )来探究工作部门与一般信任之间可能的中介因
素;最后,展示本文主要的研究发现并对这些发现作进一步的讨论。
一、理论框架:不同制度背景下的一般信任
(一)再分配与市场:两种相异的制度逻辑
在社会学研究中,制度通常被看作是“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或者获
得某种属性的社会秩序或模式”( 犑犲 狆狆 犲狉狊狅狀 , 1991 : 145 )。生活在特定
社会中的个体总是嵌入( 犲犿犫犲犱犱犲犱 )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中,而制度
分析的一个重点就是希望通过特定的研究主题(如信任水平、社会分层
机制等)来展现某种制度安排带来的社会影响( 犘狅狑犲犾犾犪狀犱犇犻犕犪 犵犵 犻狅 ,
· 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