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64
文化、历史中的“民族精神”
二、陶云逵的“文化”观及其论争
“二战”之后,由于对种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批判,“文化”概念
亦遭到冷遇,直到 1960 年代才在西方学界出现复苏的迹象。但在中
国,则是到 1980 年代才重新有人论及陶云逵,初步整理德国文化理论
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影响。
陈永龄和王晓义( 1981 : 276 )根据国别传统梳理了中国早期民族学
人类学中主要流派的渊源,明确提到其中存在过的“德奥传播论学派”
堪与进化论、英国功能主义和美国文化历史学派等相并立,并认为德奥
传播论学派在中国的传人就是陶云逵。他们(陈永龄、王晓义, 1981 :
276-278 )指出,陶云逵的研究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运用文化和历史
结合的观点来考察云南民族;二是民族志偏向古典人类学的风格,也即
热衷于一种“文化百衲衣”式的描写;三是有概括文化理论的抱负,并主
张将其运用到边疆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也即对文化与国家的关系有所
关注。同时,文章也对陶云逵提出了批评,认为其文化理论运用的实际
结果,是推动民族同化的大民族主义,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设计”。
陈永龄、王晓义的批评可以被视为“二战”以来对德国文化观与历
史主义的通常质疑。这些质疑大体基于以下的判断:作为文化核心的
“ 狏狅犾犽狊 犵 犲犻狊狋 ”(通常译为“民族精神”)会导致民族主义,其根源在于“民
族精神”被视为一种恒定的存在,不可以被历史所消解,并且一旦与国
家结合,就会导致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极端条件下将产生无限扩张的
欲望和暴力。
“ 犞狅犾犽狊 犵 犲犻狊狋 ”被认为是由 18 世纪来自德国东普鲁士的思想家赫尔
德正式确立下来并率先使用的( 犅犲狉犾犻狀 , 1976 : 145 )。虽然在 17 世纪晚
期和 18 世纪早期就已经存在一种谈论民族精神、国家精神和其他实体
之精神的倾向,而且后来在伏尔泰那里,“精神”( 犲狊 狆 狉犻狋 ,或 é狀犻犲 )甚至
犵
还首次与历史思想的解释联系在一起,并由此创生了“历史哲学”一词,
但是,使“民族精神”脱离一种外在的、仅仅与统治者的历史相关联的方
式的人却是赫尔德(梅尼克, 2009 : 85-90 、 340 )。其后,黑格尔哲学的
出现改变了民族精神与国家精神分开的局面,由于面对 18 世纪德国长
期分裂的状态所产生的对国家根源合法性的焦虑,引导着他对普鲁士
精神如何成就统一的德国这个问题的思考。在史学界这一影响从洪堡
· 5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