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62

文化、历史中的“民族精神”



                  一、陶云逵的学术人生

                  陶云逵出生于江苏武进一个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传统书画艺术
              熏陶,后在南开大学接受现代教育, 1927 年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师
              从当时欧洲 著 名 体质 人类学 家费 舍尔 ( 犈狌 犵 犲狀犉犻狊犮犺犲狉 )学 习 人 类 学。
              但是,费舍尔的研究越来越服务于纳粹帝国的种族主义运动,为陶云逵
              所不满。于是陶云逵在其关于华欧混血儿的博士论文研究中反对导师
              的立场,认为文化与精神的关联要强于基因与精神的关联,甚至,他在
              回国后更是放弃了体质人类学的主题,转向了社会与文化研究。
                 1934 年,当陶云逵学成归国之时,正逢中国社会科学蓬勃生长的
              阶段,德、法、美、英等西方国家不同学术脉络的研究成果或思想,通过
              国内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许多有留学背景的研究者的介绍和发挥,开
              始交汇成中国早期学术思想的潮流。陶云逵很快投身其中,成为将德
              国民族学与中国田野研究相结合的第一位中国学者。陶云逵受李济引
              荐,于 1934 年至 1939 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
              语所)的研究员,在云南进行田野调查; 1940 年开始任云南大学社会学
              系主任、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主任。正如其同事瞿同祖( 1944 : 6 )
              所认为的,这一时期的陶云逵在两个方向上有了更明确的意识,一个是
              宗教研究,另一个是对文化理论的讨论。 1934 年至 1944 年,其实是陶
              云逵学术人生的高峰阶段,他的主要作品都产生在这一时期。随着边
              疆人文研究室工作的展开,陶云逵在云南学界很快声名鹊起,被称为
              “云南通”,不仅受到史语所的重视,也受到了燕京学派吴文藻与费孝通
              等的关注。当时抗日战争处在艰苦胶着阶段,史语所的领军人物傅斯
              年和顾颉刚因“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辩,已经与燕京学派形同决裂(周
              文玖、张锦鹏, 2007 : 20-30 ),在这样的背景下,陶云逵能同时得到双方
              的肯定,的确耐人寻味。笔者认为,这或许与他独辟蹊径,选择了一条
              既不同于燕京学派也不同于史学的学术道路有关。
                  在这场论辩中,傅斯年和顾颉刚认为,在抗日形势如此危难的情况
              下,应以国家利益为先,尽量回避使用“民族”概念,对内不区分民族,对
              外只说“中华民族”。费孝通(参见周文玖、张锦鹏, 2007 : 24 )则认为,不
              应把国家与民族划等号,要谋求政治统一,不一定要消除各民族团体之
              间的界限,而是要消除因这些界限引起的政治不平等,要从健全自身的

                                                                     · 5 5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